正文 第12章 武裝割據,根據地建在南梁(1)(3 / 3)

當時為了革命工作,劉誌丹有很多“拜把子”的兄弟。馮玉祥手下的旅長陳國璋,就是劉誌丹的拜把兄弟之一。陳國璋出身於隴東豪門,早年是甘肅義勇軍的首領,後來接受了馮玉祥的改編,在他的手下任旅長。陳國璋部當時駐紮在甘肅平涼,他與軍閥張廷芝、譚世霖等人矛盾重重,積怨頗深。所以,盡管他知道劉誌丹是共產黨員,仍然給了他一個部隊的番號,以擴充實力,想利用劉誌丹來給自己招兵買馬擴充勢力,使自己能在與張、譚的鬥爭中占據優勢。所以劉誌丹和謝子長二人來到陳部後,再次受到了陳國璋的重用。

劉誌丹對此也心中有數,於是就借陳國璋的名義,在橋山的南端寧縣成立了一個旅,編為13師直轄11旅,由謝子長任11旅旅長,劉誌丹任副旅長,下轄2個團。祝傑為第一團團長,劉誌丹兼第二團團長。部隊當即開到慶陽縣城附近的新鋪鎮和悅樂鎮(陳國璋部的防地)進行整編,謝子長派馬雲澤為代表去平涼陳國璋司令部,辦理部隊改編的具體事務。

當時同劉誌丹一同打入陳國璋部搞兵運工作的還有張秀山,他後來也成為劉誌丹創建革命根據地的得力助手。張秀山當時跟著劉誌丹打入陳國璋部後,擔任11旅手槍隊隊長。這時候,我黨也想利用陳國璋給劉誌丹的這個職位和駐地,來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裝。就這樣,劉誌丹利用自己已經取得的合法身份,公開進行活動,不斷吸收當地青年農民和共產黨員參加革命武裝,擴充力量。但是好景不長,在隨後的軍閥鬥爭中,軍隊又因發生火並而被打散了。

當時,在西北軍楊虎城與蘇雨生的火並中,蘇雨生戰敗後向北逃竄,陳國璋就命令其部下高廣仁、劉誌丹相繼堵截追擊。劉誌丹也想利用這個機會打蘇雨生的軍隊,然後把他的人馬拉過來。誰知那個高廣仁卻暗中勾結蘇雨生和張廷芝,在寧縣早勝鎮裏應外合,把劉誌丹給扣押了,並且裹挾到了合水,將劉誌丹的11旅繳了械。

陳國璋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惱火,就又命令他的第五旅旅長蔣雲台率部追擊高廣仁,解救劉誌丹。結果在合水老城東關,蔣雲台的軍隊把高廣仁部給打敗了,將劉誌丹解救出來了,並安排他住在平涼城的一家旅店裏。

哪知這個蔣雲台也是一個叛徒,他對劉誌丹也沒安好心。當時他就是為了要抓捕劉誌丹,才前去賣命打敗高廣仁部的。高廣仁現在已經被打敗了,蔣雲台就準備對劉誌丹下手,將他抓捕。但是,令蔣雲台沒有想到的是,正當他要對劉誌丹下手時,他的一個手下得到了這個消息後,就連夜騎著馬跑去告訴了劉誌丹。劉誌丹一聽,事不宜遲,馬上帶著一個副官,連夜冒雨離開了平涼城。

劉誌丹剛剛離開他們住的旅店,蔣雲台派來抓捕他的人就到了。那些人在旅店裏搜遍了,也沒有搜到劉誌丹。這時劉誌丹已經跑到賈生財那裏去了。

賈生財何許人也?賈生財也是劉誌丹的一個結拜兄弟,當時是合水當地一個小民團的團總,手下也有百十號人馬。他曾在當年二月份,與趙連璧、同守孝一起和劉誌丹共同組織了一支遊擊隊,這支遊擊隊很快就擴大到四百多人,並在固城川麻峪村進行整編,推舉劉誌丹為這支遊擊隊的總指揮。可惜沒過多久,這支遊擊隊就給打散了,他又在合水當地拉起了一支民團,自封為團總。所以他和劉誌丹之間也算有過生死之交。

賈生財這個人很講義氣,見劉誌丹連夜來投奔自己,就熱情地接待了,還找了一個地方把劉誌丹給藏了起來。蔣雲台得到這個情報後,又立即派人來賈生財這裏抓捕劉誌丹。賈生財知道自己隻有一個民團的武裝,不能跟蔣雲台來硬的,就用好酒好肉,把那些來追捕劉誌丹的人招待了一番。那些人一個個酒足飯飽,又得到了賈生財給他們的“辛苦費”,就履行公事地搜查了一番,沒有找到劉誌丹,也就回去複命交差了。劉誌丹這才又一次脫險了。

劉誌丹脫險後,知道蔣雲台不會放過自己,就帶上部分人馬離開了陳國璋部,轉移到南梁山區去了。當時,暫時還沒有暴露身份的共產黨員張秀山,又奉命打入了駐防在甘肅靖遠的王子元部開展兵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