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員工,你就會得到全部
1943年,美國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發表了《人類動機的理論》一書。在這本書中,馬斯洛提出了有名的人的“需求層次理論”,也被稱為“馬斯洛理論”。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有一個從低到高的發展層次。人的低層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愛與歸屬、被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自我實現是指創造自我潛能的充分發揮,追求自我實現是人的最高動機。在馬斯洛看來,生理需求其實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和欲望。同時人類也不會安於底層的需求,當較低層的需求被滿足以後,就會向高處發展。這些都是人類共同的特質。換句話說,在企業中的管理者隻有尊重員工,讓員工能夠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企業就能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從“馬斯洛理論”中我們可以知道,生理的需求其實隻是人們最為基本的需求,而被尊重和自我價值的實現才是人們最高的需求。所以,企業在對待員工方麵,物質獎勵隻是最基本的獎勵方法。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要求不斷提高,也會向求得社會的認同和尊重這個方向而努力。反映在企業管理理論上,也就是說從泰勒的科學管理之後,有一個再也沒有改變的主題,那就是對人的尊重。在現代的企業中,已經沒有比尊重員工個人更為普遍和明確的價值觀了。它要求管理者在企業管理中,應該進行一種人性回歸的措施,實行以尊重員工為企業核心理念的人性化管理。
1949年,當時37歲的大衛·帕卡德參加了美國商界領袖們的一次聚會。參與聚會的人們就如何追逐公司利潤侃侃而談,但帕卡德對此很不以為然,他在發言中說:“一家公司實際上要有比為股東掙錢更崇高的責任,我們應該對每一個員工負責,應該承認他們的尊嚴和人格。”帕卡德在造就矽穀精神方麵的貢獻,在當時恐怕超過了任何企業的CEO。就像希臘的民主遺產一樣,他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其影響至深至遠。正是創始人帕卡德這種“以人為本”的理念,至今都是惠普公司的核心價值和思想精神,從而才締造出了今天惠普(HP)這個產業帝國。惠普中國公司的總裁陳翼良對在接受媒體的采訪時說:“我不敢不尊重我的員工。沒有他們,就沒有公司。”
作為惠普在中國的最高管理人員,陳翼良對員工的態度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略見一斑。惠普公司的“人性文化”的第一條就是相信員工、尊重員工,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每個員工和管理人員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惠普人性化的文化,很容易的就把整個一個企業凝聚了起來,這樣的一家好公司,往往會使人情願一輩子都為它做事,為它創造更多、更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