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亦真亦假(3 / 3)

聽得入神,已是心無外物,化清風入流雲,音符與神識交織,本源與混元心海融流,自道音中尋天地至理,琢磨自己的道與法,彌補不足,穩固根基,吸納大道符音淨化己身。

人隨音入道,意隨心動玄,幾轉來回,道音竟戛然而止,沉浸在天地玄妙萬法清流中易夕雲,自靈台空明的頓悟中悠然醒來,並未因大道符音消失而悵然若失,心中一片明朗清靜,自覺今日有此機遇,受益良多,豈敢再有所奢求。

睜開眼眸,神寧氣清,凝望方圓,心情一動,天靈地氣暢然入體,八方彙聚,所見之物竟有所不同,萬物生機,欣欣向榮,點點靈光連綿浩瀚,體內混元心海亦是初生之驕陽,波瀾壯闊,更加充實壯大。

大戰方休,傷體痊愈,境界穩固,易夕雲不由一陣回味,似夢非夢,一切來的卻又十分真實。恍惚間步伐隨著餘音消散而止,環顧四周,極目天際,隻見曦月峰巒嶙峋起伏,橫臥千裏跌宕,雲氣飄渺無常,澗水泉溪流長。

放眼近處,茂林深似海,宣花弄草來,清泉石上流,桃花遍地開。唯獨前方深穀被一片濃密的霧氣籠罩,白蒙蒙恍如隔世之牆,其餘一覽無餘盡收眼底,好似人間仙境,美不勝收。

走到盡頭,易夕雲心懷崇敬,欲整理冠帶,卻見上身暴露在外,下裝破落不堪,迅速從銀光空靈戒中取出一套白衣風華裝,旋身一轉,華光四射,煥然一新。

清風徐徐,深穀幽幽,眼前雲霧繚繞,道路難辨,以自己靈識無法探知,必有陣法護持。易夕雲修行數百載,對陣法不說涉略很深,也非全然無知,心知此乃一種玄妙無比的靈隱陣法,有遮天蔽日之功,不說自己能否闖得過,就算僥幸闖過,對高人前輩有失禮數,因此不敢僭越。

“在下,天州太玄門弟子易夕雲,拜見前輩。”想至此處,易夕雲心懷赤誠,拱手一禮,言語平實誠懇,崇敬而感激。

話音方落,那彌漫在眼間,繚繞不散的霧氣逐漸從中線隔開一道幽幽小徑,易夕雲平複激動欣喜之情,邁開步伐,沿著小徑朝深穀走去。

迷霧路徑曲折通幽,深不見頭,蒙蒙霧中,泉流清明,似乎很近,卻又不著邊際。除了眼前深邃的小徑,後路早已被雲霧遮掩,唯獨打鐵聲越發清亮,聲響越來越近,應該快到終點。

靈思一動,天際瞬間光亮,處身迷茫中易夕雲心神一片恍惚,為突如其來的轉變,感到萬分驚訝。自己早已身在穀中,不過心思仍停留在迷霧,難以自拔。若不是內心出現了一絲懷疑,另有響聲的引導,恐怕一時半刻也走不出迷陣。

轉身觀視,淡霧所隔,卻隔出了人心的粗淺無知。鏗鏘地打鐵聲不絕於耳,充斥在心懷,不斷敲打著修者的心神,似在感慨,似在嘲笑,又似在指引大道,錘煉道心。易夕雲耳聰目明,悟性極高,閉目凝神間又是一陣感悟,受益匪淺。

此穀宛如明月,百丈方圓,三麵環山,峰巒陡峭,絕壁嶙峋,瀑流飛天,千尺落雲。一麵抱林,四季如春,桃花爛漫,玉水潺流。凝目遠眺,桃林深處一座破舊簡陋的綠竹小屋獨居,卻是小橋流水門前過,道徑迎風通八達。鳥語花香春滿園,青草池塘處處佳。

身處桃花小徑,心馳神往,意發神先行,靈識非常名,非是窺視,隻是先天靈覺敏銳強大,百丈方圓已盡收眼底。瀑布鍛爐旁驚現打鐵之人,相貌平凡樸實清秀,穿著簡單破落得體,眉宇間自生傲然風骨,瞧得易夕雲心神一愣,思前想後,與心中那鶴發童顏,仙風道骨,風姿卓越傲然淩人,不怒而威的高人形象相去甚遠。

不過,芸芸眾生難貌相,海水滔滔難鬥量,畢竟修真界非以相貌論豐采,以修為論高下,生與死,名與利,並非人人渴求。眼前的平凡,與天地同化,和鍛爐心連。一錘錘鏗鏘有力,是道與法的交織,閃爍符文之烙印,也是一個真真正正,平凡穩重的鐵匠。

錘音一次次的落下,易夕雲心中一陣陣的驚撼,心神在鍛音中升華,似乎自身就是那千錘百煉的劍胚,堅硬沉重的鐵錘就是打鐵之人,沒有人去錘煉,唯有天地為爐,陰陽成炭,日月星光化火焰,混元意念操縱者器具,鑄造天地不朽之劍。

“命火鑄三魂,天地人道分,一點靈雲氣,六道任沉淪。”

錘聲輕落,天音渙散,凡音唱響,萬籟驚鳴。易夕雲神思清醒,舉目張望,一塊屹立在池塘邊的丈尺青石,映入眼簾。四字鎏金,華光閃爍,字跡龍飛鳳舞,蒼勁有力,不似人間筆墨,宛如上天所賜,正是“不染紅塵”。

乍見此名,流光飛揚,迎麵撲來。易夕雲腦海一陣刺痛,瞬間記起前塵,大驚失色,身軀連退數步,難以置信,道:“紅塵有夢,道海問心,如夢如幻,亦假亦真,此乃吾之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