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兩個月的時間慢慢走過,除了工作就是放假時張三獨自一個人沿著自己熟悉的路往人流密集的郊區而去,一個人走過去又走走過去,卻始終不敢獨自坐上開往大潤發的超市公交車,因為他確實分辨不了上次坐的車是什麼顏色,什麼圖案,什麼數字。張三的父母在這期間陸陸續續的打電話來關心張三的生活和工作,也一直不放棄勸導張三回去讀書或者上個技校之類。
可能父母孜孜不倦的勸導和現實的打工生活讓張三有了退卻的理由,張三又不得不認定自己真的還是像家長說的“沒到時候”。張三反複的衡量和比較,最終順著父母給的兩個選擇,他選擇了讀技校學習一點技能或者手藝。他覺得自己的人生不能這樣一直搬東西搬下去。
每個人的人生中,總有許多我們做的不對的決定,有些可能還有再選擇的機會,而更多的是沒有,隻能選擇去承受或者逃避,但是逃避並不能讓我們把這些問題解決掉,除非心甘墮落。張三在SH打工的最後的時間裏,內向的性格又開始“發揮”靦腆的作用,他開始希望時間可以走的慢一點,開始懷戀這個短暫的意外決定的時光,從工廠下班以後,他會跟其他小夥子一起在廠區的籃球場上打籃球,他會偷偷跟在自己大哥哥後麵看他打電話,會疑問自己為什麼大哥哥打電話總要避嫌自己?
廠區的河流裏偶爾有人放籠子或者釣魚,張三最喜歡在清晨很早的時候起床跑去河邊看人起籠子倒出魚蝦的豐收感和喜悅感,張三也不在乎親戚跟自己說的這條河有多髒之類的話,他覺得付出就一定有回報和收獲。張三一直很想去廠區後麵那條唯一的泥巴路上走走,因為他很好奇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車子從那條路上開進開出。
張三趁著放假時間一個人走了很遠很遠也看不到路的盡頭有什麼在吸引著這些來往的車輛,除了路邊繁多的水稻田和蔬菜在來往的車流中慢慢成熟,張三視野內再也看不到其他,往回走的路上,張三鑽進路邊的菜地裏摘了一個香瓜,就著路邊的河水洗了洗塞進了自己的胃裏。
來時的夜晚和臨走的夜晚都是同樣的時間,看著這座國際化的大都市夜景,張三默默的記下自己走過的路,這裏的繁華和美麗一樣不做停留,華燈初上的時候,開往H市的火車也緩緩的發動了。張三不相信自己對於一座城來說就是一個過客,張三也不甘心自己就這樣畏畏縮縮的逃離,下一次,張三要真正的融入進這座讓自己夢想的城市中來,張三在心裏的默默的告訴自己的堅持和決定。
火車載著一批從SH出來的乘客慢慢的駛向朦朧的夜色中,有的人睡了,有的人還是夜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