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施恩惠百姓歸心(3 / 3)

孫翊感歎道,“諸公啊,百姓對咱們的要求並不多,隻需要給他們溫飽就好。而咱們能給與他們的實在太少了。元直兄,即刻傳令各部,去周圍山林中尋找野味,給鄉親們打打牙祭,這還沒出正月,就當咱們給他們拜個晚年了。”

徐庶點點頭,不過卻道,“三公子,如今天寒地凍,恐怕野味難尋,即便有,也不多。這裏有十萬百姓,怎麼分啊。”

孫翊琢磨了一下道,“所有收獲軍中一點都不留,優先供給百姓,至少要讓所有的百姓都喝上熱湯。至於肉就~~,先給那些老弱病幼吧。”

“諾!”徐庶應聲道,“那末將這就去安排了。”

孫翊點點頭,然後對黃忠道,“漢升公啊,此番要見識一下你的神射了,嗬嗬。”

黃忠不置可否,拱手道,“末將告退。”言罷,與徐庶一起離開了。

孫翊碰了個軟釘子,不過卻沒有生氣。他對剩下的石韜道,“廣元兄現在就去安排百姓們支鍋搭灶,準備調料鹽稞,到時候讓百姓們好生熱鬧一番。”

“諾!”石韜接命,自去忙活了。

待眾人走後,孫翊對許褚道,“仲康可率十三衛下去巡視,若發現有軍兵私藏繳獲者,一律杖二十。”

許褚聞言,即刻領命而去。

這樣一來,帳中就隻剩下黃敘和孫翊二人了。孫翊看了看黃敘道,“立誠兄(查不到黃敘的字,編的),咱倆說說話。”

黃敘拱手道,“諾!”不過,卻緊接著又道,“三公子,已到進藥的時間了,咱們是不是這就過去。”

“呃~”孫翊被黃敘頂的這叫個難受哦,他相當鄙視的瞥了一眼黃敘,沒好氣的道,“走!”

黃敘過來攙扶著孫翊,兩人幾乎並肩走出了大帳。而剛出來,就看到玉瑤已經在朝這邊走了。孫翊無奈的搖了搖頭,再次就範了。

孫翊這邊吃苦藥,而百姓那邊聽說了孫翊的命令後,莫不歡呼雀躍,激動不已。可以說,汝南的百姓自從來到六安後的這幾日遇到的事情,讓他們感覺似在夢中一般。原來他們遇到的都是打砸搶燒的軍隊,即便是所謂的官軍,也做著同樣的事情。然而現在的廬江,居然有一支軍隊,在為他們蓋房、做飯、打獵等等,實在讓這些百姓有些不敢相信。即便是做戲要表現愛民如子,這也太過了些。況且,孫翊還是個孩子,對於百姓而言,肯定比那些留著胡子的官員更能讓人相信。

不管怎麼說,反正現在汝南的百姓已經徹底的與廬江,確切的說應該是與孫翊綁在了一起,這也在後來被證明是孫翊的高明之處。

這邊是軍民一家親,可鬆茲大營那邊卻出現了某種不和諧的聲音。

諸葛瑾領孫翊之命,率三千猛虎軍前往鬆茲接掌大營。徐盛作為當年的侍衛沒有什麼異議,孫禮作為孫氏族人更不會對孫翊的任命有什麼意見。唯獨魏延這個曆史上就眼高過頂的家夥很不配合。

諸葛瑾接掌大營,擂鼓聚將,安排完工作後便離開了。

而魏延則是拉著徐盛,非要和徐盛交流兵法。徐盛無奈,就同魏延去了左嵬軍的大營。

進的帳中後,魏延屏退左右,低聲對徐盛道,“副帥,你怎麼不向三公子爭取一二呢?難道就因為他是孔明的兄長,便能鳩占鵲巢嗎?”

徐盛聞言眉頭一皺,道,“文長兄,三公子對於我們不止一次的說過,軍人的最高天職是服從,必須令行禁止。如今諸葛大帥攜令而來,我們自然要好生配合,萬不可多生事端。況且,三公子到如今何曾走過眼?即便是你魏文長,不也是三公子提拔起來的嗎?再說了,大帥初到,許多事情還要我們多加幫助。莫要忘了,江夏黃祖與我們可是有切齒之恨的。雖然兩番被我軍擊敗,然實力猶存。若是被他們得知鬆茲將帥不合,軍心不穩,吾恐黃祖會趁虛而入,與我不利。到時,咱們辛苦打下的大好局麵就會付之東流。文長,你覺得那些死去的弟兄們會怎麼想啊?”

魏延越聽,臉越紅,到最後深深的垂下了頭。他是一個服從強者的人,更是一個尊敬強者的人。所以,對於諸葛瑾的“空降”到來,覺得有些不舒服。但聽完徐盛苦口婆心的勸慰後,他冷靜了下來。

魏延道,“副帥所說乃金玉良言也。唉,我也是一時不悅,險些給三公子添了麻煩。多謝副帥開解,末將知道怎麼做了。”

徐盛擺了擺手道,“文長啊,咱們是同生共死的兄弟,以後非正式場合還是直呼吾姓名便可。隻要你想開了就好。對了,你沒聽大帥說嗎,袁術欲反,而我廬江與之相距太近,到時免不了要刀兵相見。咱們得好好準備兵馬,也許不久便會領命出征了。”

魏延堅定地點頭道,“末將明白。我左嵬軍將士隨時都可出征。”

徐盛滿意的笑了。他喜歡魏延的直來直去,因為這樣總比那些背地裏使壞的人要好的多。徐盛又和魏延聊了幾句,便回自己營帳了。

而魏延則是望著徐盛的背影,自己悠悠的道,“真希望袁術快點造反啊~”

此正是:荊州一行獲益多,子翼偶遇孔明哥。大才初到得高位,魏延不服又奈何。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題外話:看書的多,評論的少;於情於理,都不太好。請君推薦,勞君收藏;別無所求,唯幫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