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的統兵之能,絕不像演義中描寫的那般不堪。他看到情況不妙,即刻令手下兵卒緩慢收縮,準備抵擋住廬江軍的這最強烈的一輪衝擊。他的想法很簡單,這次的攻擊將會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然而,當黃祖聽到背後出現了喊殺聲後,他徹底絕望了。
“天下精兵誰最強?”“丹陽!丹陽!丹陽!”
“左嵬無敵!左嵬無敵!”
魏延所率領的攻擊黃祖前營的左嵬、右鋒二軍,在衝破了黃祖布置的後衛之後,順利的進逼至黃祖軍的腹背。並且,已經離黃祖的所在位置,非常近了。
此次的攻伐,那一千總是打醬油的右鋒衛,成為了真正的主角。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他們心裏的那股子好勇鬥狠的氣勢,在這次戰鬥中表現的淋漓盡致。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少人心中都惦記著那一壇郎酒。所以這次的進攻,左嵬軍無奈的當了一回配角。
不過這事也不能怪魏延。因為右鋒衛畢竟是孫禮的直屬部隊,倘若讓他們打前鋒,魏延害怕會引起孫禮的不滿。可他沒想到,真正不滿的卻是這些丹陽兵。一聽說自己又要打醬油,領兵的校尉黑著臉質問魏延是否是要爭功,把個原本就紅臉的魏延,弄得更是臉紅發紫了。
最終,魏延還是妥協了。
而當這群右鋒衛真的如同蜇人的馬蜂一般衝向黃祖大營時,魏延有些後悔了。因為在他眼中,這些右鋒衛根本就沒有排什麼陣型,完全就是亂糟糟的衝擊。可就是這種亂衝亂撞,卻令那些黃祖軍兵馬也陷入了混亂之中。實在令魏延無法看透。
他並不知道,作為孫堅舊部出身的孫禮,可是深諳“太平陣”的精髓的。之所以右鋒衛的人員數目一直是兩千人,而不是其他統兵大將的三千人馬,與孫禮對於兵員的要求也是很有關係的。
右鋒衛皆丹陽兵出身,但卻又不同於一般的丹陽兵。袁術所部的丹陽精兵,皆挑選的是身材高大,體格魁梧的壯漢。而孫禮所部右鋒衛的選人標準,卻是首先注重這些人的團隊意識以及頭腦的靈活性。
而且,由於太平陣的訓練非常困難,孫禮又是初掌將印。所以,他並沒有敢一次性的招滿三千人馬,而是循序漸進般的帶兵,盡可能的將“太平陣”灌輸至這些兵員腦海中。從而以點帶麵,使得右鋒衛真正變為一支戰無不勝的精兵。
當這群放開了韁繩的丹陽兵,第一次見到血淋淋的場麵之後,那種體內的野蠻被徹底激發了出來。他們似乎已經忘卻了自己的生命以及肉體和對麵的那些人是一樣的,隻是將黃祖軍的士兵當做了他們邀功請賞的籌碼。
在這群已經忘記了生死的右“瘋”衛,瀟灑卻殘忍的收割著江夏軍士兵的生命時,人世間所有的一切道德禮儀、仁心仁術的規則,都已經不存在了。這也成為了壓垮江夏軍士氣的最後一根稻草。
黃祖敗了,敗得一塌糊塗。而且他自己也成為了所有廬江軍重點照顧的目標。幾乎所有的廬江兵馬,都在奮力的朝他那邊掩殺過去。以至於黃祖、王威都找不到可以突出去的路。
王威急中生智,將一名手下的衣服剝了下來,交給了黃祖,使其穿上,混於亂軍之中,逃之夭夭。而王威自己,也很熟練的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士卒衣服,麻利的穿上。眨眼的功夫,便消失在了亂軍之中。
“贏了!贏了!”
在黃祖的中軍帥旗倒下的一刻,所有的廬江兵馬都忘情的大呼小叫著,肆無忌憚的發泄自己心中的情緒。
但那已經削發的一千右鋒衛,卻在得知孫翊受傷的消息後,徹底爆發了。
他們手持利刃,挨個的給那些江夏降卒放血,隻是為了找出那個冷箭射傷孫翊的倒黴蛋。
當那個非常瘦弱的始作俑者,毅然決然的出來自首後,右鋒衛血腥的逼供終於告一段落。
等這個吃了不少苦頭的小子,幾乎是被拖到孫翊的麵前時,他卻依然硬氣的站了起來,傲聲道,“死則死爾,何饒舌也!”
孫翊看著這個孩子,此生的頑童本性忽然迸發了出來,強顏笑道,“這位小英雄如此勇烈,想必出身將門。卻不知令祖何人也?”
那小子脖子一揚,傲然道,“吾乃黃敘是也,家父名諱正是黃忠!”
此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夜襲終破江夏軍,偶得黃氏小孩童。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