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話本故事中走出的反派(1 / 2)

升平七年,朽月,大燕國都雍京城。

吏部尚書東方不惑大人近來幾天脾氣出奇的不好,平時養氣所練就的喜怒不形於色的功夫早不知被他丟到哪裏去了。幾日來不知道多少人因為一些旁枝末節的小事而被尚書大人嗬斥。

於是底下的官員這幾天也因此跟著惴惴不安起來,隻怪官大一級壓死人啊!

這不,幾名官員坐在自個的公案前看似忙著公務,但是隻要注意看下他們的眼睛就會發現這幾位大人的心思可不在自個的公案上,幾位大人用眼神做著交流,偶爾會略帶同情的瞄一眼尚書大人的房間,對正在房內被尚書大人嗬斥訓話的同僚報以同情。

“這麼點小事都辦不好,要你何用!”年過四旬的尚書大人正是當打之年,今後若無重大差池,甚至有望染指相位!隻是近來卻好似丟了幾十年的養氣功夫,脾氣愈發的暴躁起來。

“……是,下官知罪!”挨罵的官員也是官場老手,能混到這個位置,哪裏有一個簡單的人?

他深知此刻你越是解釋上官大人會越發的生氣,所以不論自己真的有沒有做錯什麼,隻是不停的認錯。

“哼!下去!”果然,其實隻是要找由頭發泄的東方大人看到他態度良好,終是饒過了他。

“若有再犯,你這員外郎就不用當了,去濟州給陛下種芭蕉吧!”最後警示一句,這個可憐的員外郎終於出來尚書大人的房間。

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員外郎輕輕的籲了口氣,暗罵一聲倒黴,遭了這無妄之災,便踱步走回自己的公案。

“李大人,尚書大人……唉,還是我等多多擔待吧!”先前的幾位官員看著自己的同僚,都投來同情、安慰的目光,其中一位官員出聲想要安慰這位李大人,卻不知道從何說起,最後隻能發出一個“你懂的”的眼神。

“‘左相門下第一人’,‘四傑之首’,哼!”本就是遭了無妄之災,因為一點旁枝末節而被訓斥的李大人不知為何,聽到同僚的勸慰,心中卻是躥出一股無明業火,忍不住冷哼起來。

“當真是好大的名頭啊!!真如同那話本故事裏走出來的角兒一樣!!”李大人終究是沒忍住,出言說道。

“李大人,慎言!”幾位官員中有同那李大人交好的,忍不住開口提醒道。

李大人聽到好友提醒,終是醒悟自己的這番言論要是傳到尚書大人耳中,隻怕自己這輩子真的得在膠州種芭蕉了……

這番話擱在幾天前說都沒什麼,但是這幾天出了一番事情,也正是尚書大人近來脾氣暴躁的原因!

要說這位尚書大人那可真是功勳貴胄之後,開國功臣武安侯的嫡長孫,自幼天資聰穎,無論是武道還是經史韜略都是同樣出色,真正的允文允武的人傑!年輕時自白鹿洞書院所出之後終究是選擇了拜在當朝左相門下學習權謀縱橫之術,不靠蒙陰,自小吏做起,曆經二十餘載,終是坐到了六部之首位子上!甚至滿朝上下都知道,這位東方大人位極人臣榮登相位也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偏偏這樣一位人傑也因為自己侄女的婚事而變的脾氣暴躁,不是因為侄女醜陋難嫁,恰恰相反!他這位侄女容貌當得上“國色天香”四字來形容,且年不滿二九已是“橫溢境”的修士,前途無可限量!

不說這些,哪怕以上種種都不存在,甚至說的難聽些,憑他的地位;憑他們東方世家的地位——就算他的這位侄女蠢笨如豬醜陋不堪也不會愁嫁!

須知這世上攀龍附鳳、趨炎附勢之徒多不可數!

隻要攀上了他東方家,就算娶頭豬那又如何?

因此,他的侄女並不愁嫁,不止不愁嫁,甚至有一門從小指腹為婚的婚約!

而問題,也恰恰出在這婚約之上!

定下這婚約的不是他人,正是這位東方大人的祖父,東方世家的前代掌舵人,開國封侯依然尚存人間的武安侯——東方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