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之時,天上的神仙跟人間的修士可以通過天地之間的通道自由地上下往來,或有大能者,能夠直接從任何地方飛升九霄或飛臨大地。當時的天地通道共有兩條,一個是天帝的下都——昆侖,另一個是生長在都廣之野的建木。
昆侖是一座漂浮的神山,倒掛在天穹之上,隨著周天的運轉而運轉,雖然沒有固定的位置,卻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它有時出現在海上,有時出現在陸地,普通人很難發現,隻有一些高深的修士或者能夠推算天理的能人才知道。
這個倒掛在天穹的神山,本是盤古開辟混沌之後,上清之氣中裹挾的一道陰濁之氣。清濁已分,天地化成,極盡演變,五行出焉。那道陰濁之氣被帶到極高之處,在天地化成之時,感受到盤古的意誌,同樣化為大地,欲向下沉。不料由於上清之氣與陰濁之氣經過極長時間的接觸,竟然複歸於混沌,將這片大地固定在天穹之上。又經過無數年的演化,變成了昆侖之山,倒懸蒼穹,隨著星天的運轉而運轉,距離大地也不過萬裏之遙。
而建木卻是夾雜在陰濁之氣中的一道上清之氣,天地化成之時,化作一棵巨樹,不知其幾千萬圍,高則直通九霄,連接天地。
天地即成,盤古則按照自己的法,將己身化為萬千生靈,後人稱之為初靈,而稱盤古為祖神,後世稱為盤祖。初靈中就包括天帝、女媧、以及司火、司電、司風司雨等諸神,甚至於一些草木精怪等等。這些初靈的強弱不一,又經過不知多少年的爭鬥,終於有一個強大的初靈,打敗一切對手,臣服諸多強者,占據了天界,是為天帝。
與天帝實力相當的初靈女媧卻並未參與天界權利的爭奪,一心參悟盤祖留下的道。她不斷的去感悟盤祖留下的一切,探索其中的至理。去探究什麼是天,什麼是地,什麼是日月星辰,以及什麼是自己。
當天帝統一天界之後,總覺得女媧是一個心腹之患,欲除之而後快。可當時天帝早已不是女媧的對手,但不知為何女媧卻並沒有與其戰鬥,反而飄然下世,來到大地之上。
又不知過了多久,女媧根據自己參悟的道,竟然在大地上創造了花草樹木各種植被。又過了無數年,女媧創造出了更具靈性的飛禽走獸,其中以人為最,他們雖然最弱小,卻最有智慧。於是地上的生靈都尊女媧為尊,稱其為媧祖。
諸神震驚。就算是神力最強可以毀天滅地的天帝,也沒有能力創造生靈,哪怕是一株簡單的花草也不行。
此時的大地已經變得生機勃勃,不似天地初成時的渾濁不堪。天帝有心也成為大地之主,卻畏懼女媧,於是建都昆侖,命諸神幫助凡間的生靈,以求交好,緩緩圖之。
女媧自從創造生靈之後,在地上廣傳道法,於是地上出了很多大能,能力可以媲美天神。其中又以伏羲為最,他窮極天地造化,是女媧的繼承者,實力不在天帝之下。後世稱他為羲祖。
一時間,神仙修士在天地之間相互往來,好不熱鬧!自昆侖而下,緣建木而上,甚是輕鬆。若反其道而行之,則千難萬難。有天神長居大地,成為一族之主。也有修士到天上聽從天帝令,掌管風雨雷電之威。天地之間,一派和諧繁榮的景象。
羲祖道成之後,媧祖不知何蹤,突然消失在天地之間。沒有了女媧的震懾,天帝的膽子越來越大,逐漸去幹預人間之事,暗中指使一些天神在人間惹是生非,進行試探,然而女媧卻從未出現。
對於天神的滋擾,大地的生靈當然會反抗。於是戰鬥不斷升級,演變成天地之爭。有時在地上開戰,有時在天界爭奪,卻誰也奈何不了誰。
最大的一戰就是天帝與羲祖在人間交手,兩人至強的一擊,竟然將整個大陸擊得龜裂開來,分成七個大塊,無數小塊。
由於大戰會對天地產生極大的破壞,於是司水之神共工向天帝獻計,為了避免地上的修士到天界來,隻要斬斷建木即可。天帝不允,以其為天地初成之所生。他雖有心做天地共主,卻不想破壞這天地。
然而共工卻沒有聽從天帝的命令,來到大地之上,怒斷不周之山。不周山高幾千萬丈,正包裹著建木的根基,聳立於都廣之野。
不周山倒建木折,陰陽倒轉天地合!
建木不似昆侖之山,隻連著天,不與大地相接。它生於大地,樹冠卻在天界之中,乃金烏棲息之所。一旦傾倒,連蒼天也跟著受損。上清之氣不斷流瀉,飄向大地,大地也立遭劫難。天與地竟然有緩緩相合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