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6(1 / 1)

後續6

多想想

當你看完小說《鄉秀》最後一章時,就會深思零百川師母陸曉鬆送的挽聯:“百川創造而不有,終生為而不恃。是以不去”。零百川為社會留下的成果是人民智慧的結晶,隻是自己人生價值的體現。他一生為民付出是曆史賦予的責任。這種無私無我的美德留傳在師生和鄉親中。

除此之外,你的耳邊又會響起零百川學友吳金鳳小百靈的歌聲。

人生是一台戲,

幕落了,

劇中主角走了,

結局留給後人。

人生是一場夢,

夢想成真,

夢中人悄悄離去。

而青山留下他的足跡,

綠波激蕩他的教誨,

敦厚、奉獻、孝敬的言行,

永刻師生鄉親的心中。

願手中的白花,

變成一隻白鶴,

隨鶴升天,

伴你成仙。

這歌聲隨著山澗清泉流水聲,

漸漸遠去,漸漸遠去。

這時代的流水聲,會隨著曆史洪流

奏出悅耳的美妙的聲音。

你在聆聽中也會想想天亮這一代人的縮影,零百川是怎樣打造默默無聞而師生鄉親敬佩的人生。

“前言”寫到:“是父母、導師、社會各行各業有識之士言傳身教、精心培育,不斷升華,造就而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人們思想中的主旋律。

“春雨”這一章寫到:“山區一代學齡前兒童已經開始了智慧人生,踏上了付出的曆史征程。他們的心升華出仁愛的情誼,他們的眼睛射出奇妙之光。

他們對和風細雨,青山鳥語迷戀,而做著春天的夢。

時百川說:“小妹,下雨應該先想想怎樣保護小泥人,不要往家跑,澆澆長的快。我們看到池水冒的泡泡,青蛙遊來遊去和我們遊泳姿勢一樣。”

第五章“辭舊迎新”寫到:“時寒冰向妻子講述百川身世時說:他生父零山通,生母林曉鳳為抗聯送藥就醫,在日寇偷襲靠山屯時被日寇殺害。當時百川被遊擊隊救出送咱家撫養。”

在第二章“上學”寫到:“時百川養母,時之秀母親溪水蓮說:你爺爺停止呼吸前,讓我在你們上學時,把一生用來律己和教誨學生的名言告訴你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百川和之秀老師陸曉鬆說:“這句惜時名言,記載著曆史,記載著人生,對於有為的人是天平。當他走完人生路時,天平的指針會公平的指向生命的最後時刻。對於無為的人是枯井,當他慢慢地落到井底時,得到的是碌碌無為的悔恨。”

第五章“辭舊迎新”又寫到:“百川養父、之秀父親從軍隊探親帶回兩本毛主席的書《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並說:這是你們做人的尺子。”又從書架上拿一本《論語》,百川先背。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之秀的理解:“學習了時常溫習,不也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並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第八章“農忙假”寫到:百川、之秀鄰居厚大娘說:“我沒文化,不會寫文章,就知道這個理,你們今後不管出息什麼樣,不忘咱溝溏的鄉親,就不會走邪道。”

第十章“城裏度寒假”寫到:百川、之秀念中學時讀了中外小說:《四大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

第三十九章“知識競賽”寫到:零百川念大學時利用休息時間去圖書館讀了《資治通鑒》、《老子》、《道德經》。並寫了《學生之道,奮讀於民》的文章,在《中國青年刊物》上發表。

敬佩的讀者們:多想想出智慧,多想想出奇跡,多想想正人生。

我作詞,你們曲,讓我們唱一首《多想想》之歌:

我們要多想想,

生我養我的父母雙親。

你們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

我的父母就是你們的父母。

他們的根都紮在神州大地上,

他們都有忠孝傳家寶,

他們都品味了無私無我的人生。

我們要多想想,

冬天地滑,送上扶杖。

夏天炎熱,送上清心參茶。

行走困難,送上端正輪椅。

讓中華美德代代相傳,

代代相傳。

作者:劉祥

簡鉞無痕

2015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