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一揖倒地道:“世伯忠烈高義令小侄好生欽佩,隻是小侄天資愚鈍不敢妄加評斷,還請世伯明示。”
孫堅笑了笑道:“你愚鈍?你不愚鈍,你既然不想說老夫也不強求。錦上添花人人都願,雪中送炭世所難求,二位明知我孫家朝不保夕亦不遠千裏來此共患難足見二位都是情深義重的真丈夫,今日老夫在此有一事相求若二位答應,我孫堅之所有任二位予索予取,不知二位可否答應。”
高漸飛心一動周瑜已起身言道:“若世伯是要我二人護送孫大小姐回江東留阿策在這裏陪世伯一起赴死,恕瑜不能答應,要走阿策必須跟我一起走,若留瑜也甘願陪阿策同生共死。”
孫堅轉看向高漸飛道:“這位小兄弟,你意如何。”
高漸飛眼中閃爍不停,牙一咬起身道:“在下此行確是為向前輩求取一件東西而來,本來你們父子之生或死在下亦毫無興趣。隻是孫策他既拿我當兄弟,我雖不願亦不會負他,縱然我心中有再多不舍也絕不會棄兄弟生死於不顧,在下的答複亦與周公子一樣,要走我們三人一起走,要留我們亦願與他同生共死。”
孫堅歎了一口氣苦笑道:“阿策看來是真的長大了,能交到你們這樣的兄弟是他的幸運亦是他的本事,隻可惜天命難違,我這個做父親的也連累了他。瑜少爺,老夫不解為何我隻字未提你就已知老夫所想所求,還請瑜少爺一解老夫心中疑惑。”
周瑜昂然看著孫堅道:“本來瑜做為晚輩是不敢過問世伯所想,隻是世伯既已決意犧牲阿策瑜就不得不說了。一開始瑜也不是很清楚直至看到阿策的破軍長槍及長沙的怖防綜合世伯所說種種瑜才了然於胸。整件事應該是這樣的,世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得到了傳國玉璽,傳國玉璽乃是天定皇命的象征,得玉璽者民心所向可自立為皇得天下,各路有野心的諸侯包括魔君董卓莫不思之若渴,然而天下豈是憑一塊玉石就可吞下的,若無足夠的仁德、威望駕馭玉璽隻會令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世伯應該也早已洞悉此理更何況世伯忠於漢室其心可昭日月,故世伯決意用玉璽引出違逆之徒以一已之力為漢室平定隱患,然而國之將亡妖孽叢生,世伯不光背上了國賊罵名更於荊州為劉氏所襲而致元氣大傷以無力再與違逆群徒周旋,無奈之下唯有保存後續令二公子及門中眾將帶領殘存部屬回江東躲避災禍以圖東山再起,江湖事江湖了禍不及妻兒,世伯決意以死報國與傳國玉璽玉石俱焚這樣就不會連累家人更可以斷了違逆之徒的念想。
據瑜猜測長沙如今還沒有兵臨城下應該是世伯以玉璽共碎脅迫違逆之徒不敢妄動好給江東的家人部屬爭取時間,不過想來違逆之徒的耐心也是有限應該撐不了多久,而世伯萬萬沒有料到的是孫大小姐竟然會偷偷跑了回來,現在長沙雖然戰禍未起卻已是草木皆兵,再想令大小姐回江東已是難如登天,而巧的是小侄兩人恰於此時來到,所以世伯才會相求我們,不知瑜說的對不對。”
孫堅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著周瑜。
周瑜歎了口氣繼續道:“至於阿策,世伯想必早就知道了凶星破軍的事,世伯所說的天命難違應該指的就是這件事,破軍乃是大凶之星,身負破軍之命的人乃是大凶之命,破軍之命不但會釀成屍骨遍野血流成河,還會禍害無邊,身邊親近之人俱不得善終,更有可能遺臭萬年,商紂王就是破軍之命,古往今來,身負破軍之命的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世伯對於這些說法應該也是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世伯害怕阿策真做出了破軍之事禍及家人更導致門風受辱遺臭萬年,思來想去之下決定讓阿策陪你一塊赴死,這樣世間就不會再有破軍,而世伯你的家人你的門風都不會再受到破軍的陰影恐慌,世伯,瑜有沒有說錯。”
孫堅苦笑道:“對,你說的都對,沒有說錯,那難道你能說老夫做錯了嗎。”
“世伯有沒有做錯做晚輩的沒有資格評論,瑜隻知道命是掌握在自己手裏的,自己選擇做什麼人不是由天說了算的,瑜相信阿策決不會做出凶星破軍的事,就算他真成了凶星商紂瑜也會不離不棄的做他的死臣比幹,光憑一些空談世伯就要定阿策死罪也未免對阿策太不公平,他也是你的兒子跟你的二公子大小姐一樣是你的親生骨血。”周瑜激憤地看著孫堅道。
孫堅麵如死灰癱軟在椅上,良久才蒼老地道:“可能我真的錯了,他一直是我最鍾愛的兒子我是他的父親卻沒有選擇相信他,看來不是他變了而是我變了,我變得膽小恐懼不再是以前的那個猛虎孫堅了,我要好好想想了,我累了,你們先出去吧。”
現在的孫堅沒有一絲猛虎的氣勢而是一位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無助父親,看著讓人可憐。高漸飛歎了口氣拉著周瑜施禮走出了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