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使團來到了雄州城,這裏是成朝的邊城了,再往前走,就是白河溝了,也就是兩國的國界了。關於白河溝這個名字,楊淩知道的更多的是明成祖朱棣曾在這裏用十萬軍隊擊敗了二百五李景隆百萬軍隊,不過時空不同了,也不知道這樣的經典戰役還會不會發生?
過了白河溝,就正式進入遼國的地界了,不過楊淩所見和成朝似乎沒什麼區別,也難怪,這裏本來就是漢人的地方,更何況又是邊界,其實兩國打死打活的,普通百姓的日子還是一樣地過,交流依舊是必不可少的。
進入遼國地界以後,遼國又派了耶律折幹過來迎接。一接到楊淩他們,耶律折幹就狠狠白了蕭傑一眼,也難怪,當時耶律折幹回來送信,隻留了蕭傑在成朝,沒有顧忌,所以這場談判也就被他們蕭家所主導了,那位南院大王和咱們的耶律折幹心裏要是舒服就有鬼了。
耶律折幹先是和楊淩見過禮,然後軍隊簇擁著上來了,楊淩一開始心裏還有些打鼓,不會遼國人準備在這裏就解決自己吧。不過顯然,這屬於疑心病的範疇了,這些軍隊一來是為了保護楊淩,二來呢也是為了監視。
隻要不是殺了自己就行,鎮定下來的楊淩還有心情開玩笑:“兩位遼使啊……”
蕭傑趕忙糾正道:“現在你才是使,我們不是了。”
“額……”一個稱呼而已,至於這麼較真嘛,不會給我留點麵子?楊淩笑笑,指著遼國軍隊的頭說道:“不是我有意冒犯,雖然我知道這是你們契丹族的傳統,但是這大冬天的也隻留著兩措頭發,不會冷嗎?”楊淩之所以會這樣問,完全是因為遼國人有髡發的傳統,而所謂髡發,就是光著頭隻在耳朵上方留兩撮長發,一看就很野蠻,這也是被中原人嘲笑最多的地方了。
耶律折幹冷哼一聲:“我大遼勇士個個精銳,流血都不怕,又怎麼會在乎區區寒冷?”
楊淩也就是隨口一問,不料立刻被耶律折幹上綱上線了。作為使臣,楊淩出來前輩反複教育不能丟人,要有氣節,當然威脅自己生命安全的時候,氣節什麼的楊淩是不在乎的,不過這個時候顯然是鬥嘴皮子的時候,楊淩立刻反唇相譏道:“就這些軍隊,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也沒看出哪裏有半分精銳的模樣。”耶律折幹帶來的軍隊隻是負責看守楊淩的,還真不是什麼精銳。
耶律折幹不服氣道:“這些隻是五京鄉丁,我大遼最精銳的軍隊乃是皮室軍、宮分軍,共有六十萬騎,而我大遼所有軍隊加起來更是帶甲百萬。”
“六十萬哦?”楊淩懷疑道:“聽說一個騎兵等於五個一般的士兵,咱們成朝的騎兵也就那麼幾萬,就這樣每年還要大把的錢糧投下去,話說你們養得起嗎?”
耶律折幹老臉一紅,他說的六十萬是契丹族所有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的男丁數目了,至於那個帶甲百萬,其實刨去這契丹族的部隊以外,裏麵還包括奚族、漢族、女真族以及阻卜族,也就是蒙古族在內了。
這裏是外交場合,打腫臉充胖子的,看到耶律折幹窘迫的模樣,蕭傑隻能出來圓場道:“成朝固然養不起,但我遼國卻是能養得起。因為我們的馬是自己養的,軍隊也是戰時為兵,平時為民,不用像成朝那樣,白養那麼多軍隊。”
“軍隊嘛,也不能說白養!反正,你知道的,咱們成朝有錢!”楊淩嗬嗬笑道,沒辦法,在熱武器取代冷兵器之前,成朝軍隊的戰鬥力的確比不過遼國軍隊的。
似乎不願意見到蕭傑一個人出風頭,耶律折幹一路上都在對楊淩炫耀遼國怎麼怎麼樣,讓楊淩恨不得從座位底下掏出一顆手雷出來,炸他一個春暖花開。
耶律折幹說得口沫橫飛的,卻見楊淩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不禁有些好奇。威嚇,是遼國人對成朝人最喜歡玩的把戲,沒想到這一次在邊境的威嚇沒有成效,沒想到對付楊淩居然也沒有成效,這讓耶律折幹心中也暗暗警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