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可以做壞事,也可以做好事,關鍵在於用之有道,金錢除了滿足基本生活花費外,還可用於慈善事業。
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許多曾使美國工業蓬勃發展的大人物陸續離開人世,對於他們的龐大家產將落在誰的手中,不少人都極為關心。人們預料那些繼承人大多數將難守父業,會白白地把遺產揮霍掉。
就拿大名鼎鼎的鋼鐵大王約翰·W·蓋茨來說,他曾在鋼鐵工業界因冒險而贏得“一賭百萬金”稱號。後來他把家產傳給兒子,兒子卻揮霍無度,以致人們給他取了一個諢號叫“一擲百萬金”。
自然,人們對於世界上最大的一筆財產,即約翰·D·洛克菲勒先生的財產今後的安排很感興趣。這筆財產在幾年之中將由他的兒子小約翰·戴·洛克菲勒來繼承。不言而喻,這筆錢影響所及的範圍是如此廣泛,以致繼承這樣一筆財產的人完全能夠施展自己的財力去徹底改革這個世界……要不,就用它去幹壞事,使文明推遲1\/4個世紀。
此時,在老洛克菲勒晚年最信任的朋友、牧師蓋茨先生的勤奮工作和真心的建議下,他已先後出了上億巨款,分別捐給學校、醫院和研究所等,並建立起了龐大的慈善機構。這也給小洛克菲勒提供了一個機會,他同時又牢牢地把握住了這一種機會。
小洛克菲勒曾回憶說:“蓋茨是位傑出的理想家和創造家,我是個推銷員——不失時機地向我父親推銷的中間人。”
在老洛克菲勒“心情愉快”的時刻,譬如,飯後或坐汽車出去散心時,小洛克菲勒往往就抓住這些有利時機進言,果然有效,他的一些慈善計劃常常會征得父親同意。
在12年的時間裏,老洛克菲勒投資了446719371美元給他的4個大慈善機構:醫學研究所、普通教育委員會、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勞拉·斯佩爾曼·洛克菲勒紀念基金會。
在投資過程中,他把這些機構交給了小洛克菲勒。
在這些機構的董事會裏,小洛克菲勒起了積極的作用,遠不隻是充當說客而已。
他除了幫助進行摸底工作,還物色了不少傑出人才來對這些機構進行管理指導。他應慈善事業家羅伯特·奧格登之邀,和50名知名人士一起乘火車考察南方黑人學校,做了一次曆史性的旅行。回來後,小洛克菲勒寫了幾封信給父親,建議創辦普通教育委員會,老洛克菲勒在接信後兩個星期內,就撥了1000萬美元,一年半以後,繼續捐贈了3200萬美元。在往後的20年裏,捐贈額不斷增加。
出於商業和殖民統治的考慮,1914年,蓋茨建議創設中國醫學會,並擬訂計劃在中國北京建立一些現代化的醫學院。
於是,北京協和醫學院與協和醫院誕生了。小洛克菲勒親自到北京參加了落成儀式的典禮,並在講話中稱它是“亞洲第一流的醫學院”;這兩座先進的醫院為中國人民帶來了健康的福音和保障。
洛克菲勒基金所捐贈的範圍,極其廣泛和複雜性,足可以寫成好幾部書,它們給人的印象是一個賢明而造福人類的超級慈善機構在高效率運轉。
事實上,美國政府在20世紀後半葉辦理的衛生、教育和福利事業許多是洛克菲勒在20世紀初葉就發起的。
除了傾力撲滅世界性疾病外,洛克菲勒基金會還把目光轉向世界各地的饑荒和糧食供應上。由基金會資助的一些出類拔萃的科學家,發展了玉米、小麥和大米的新品種,對全球不發達國家提供了廣泛的技術讚助。
某些基金還用於資助科學技術方麵的拓荒工作——在加利福尼亞州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天體望遠鏡,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裝置了有助於分裂原子的184英寸回旋加速器。
在美國,有16000名科技人員享受了洛克菲勒基金提供的工作費用,他們當中有不少世界一流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