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境內,多名山古寺。名山,達蓬山,崖高五丈有餘,左右兩崖飛峙。《四明誌》中記載:始皇東遊,欲自此入蓬萊仙界,故名達蓬山。有摩崖石刻詩專誦此山:巍巍達蓬,跨海之東,古留佛跡,今逢慧公。自來十載,若誌潛蹤。達摩麵壁,仿佛宇風。乃辟石洞,乃肇大雄。梵音振起,海音聿通。指揮花落,入定雲封。佛跡維異,師行維崇。餘聆其鐸,語語透宗。虎溪相過,敢附陶翁。古寺,五磊寺,浙東第一名寺,寺前有“真明池”。池水,清洌甘甜;碧水,常年不枯。池邊,名鬆五棵;寺內,樟樹參天;皆枝繁葉茂,四季青青。
浩軒到達慈溪境內,不禁為這裏的美景所吸引,感覺心情舒暢,心曠神怡,想不到世間竟有如此好去處,疑如洞天府地又似仙神之所,留戀難舍,不忍離去。這一日,浩軒登上達蓬山,在摩崖石刻處仔細品讀其詩,字裏行間彰顯磅礴之勢,令人回腸蕩胸,意味猶長。
突然浩軒感覺自己站在這裏竟是那樣的渺小和孤獨,想世間芸芸眾生,日日忙碌,時時勞頓,何時清閑?幾曾閑逸?最終皆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生時無福無祿死去空空如也,如螻蟻一生短暫又似飛蛾一世瞬間,不覺悲從中來,頓感淒涼無限,又想想自己來到這個世上都不曾與自己的母親謀麵過,那世間最簡單最易得到的母愛啊可自己卻從來沒有那個緣份,那短暫的夢中相遇又怎能不讓自己的內心千分孤獨萬般惆悵,自己涉水跋山一路坎坷也不知何時才能找到母親。母親,你可知孩兒此時的心情?可知孩兒此時對你的思念嗎?如果孩兒能見到母親,現在就是死了也能閉眼,母親!浩軒的眼裏不禁淚如雨下,竟爬在那裏放聲大哭。
這一日七彩女因思念兒子浩軒之故心煩意亂,便出來散心,不想在雲中穿過之時突然聽到有人大哭,遂撥開雲霧向下看去,見浩軒正在達蓬山摩崖石刻處痛哭,不禁心如刀絞,潸然淚下,想想十八年來,孩子何曾吃過自己一口乳汁?自己又何曾給過孩子哪怕是一絲一縷的溫暖與關愛啊?現在自己的孩子正在那裏傷心痛哭,可自己卻隻能看著而不能去勸慰,更是心傷不已。
突然金發婆婆出現在七彩女麵前,問道,七女何事傷心?見婆婆到來,七彩女趕忙拜道,我兒浩軒正在摩崖石刻大哭,不覺悲從中來,故而心傷。婆婆歎口氣道,唉!我也知你心痛,但是我們不能忘了觀音大世之重托,浩軒身負重任,你我俱知,等浩軒完成重任之時,你們母子定能相逢,到那時方可敘天倫之樂。七彩女點頭稱是。婆婆說,我們回去吧,浩軒是個男兒,相信他一定能度過種種難關!七彩女戀戀不舍地向下看了看浩軒,眼含淚水隨金發婆婆飛身離去。
浩軒正自傷心,突然聽到背後有人大笑,轉身看時,是一道長,手持佛塵站在摩崖石刻下。浩軒遂過去對著道長施禮道,道長幾時前來?道長說,我正在摩崖洞內,忽聽有人哭泣,便出來觀看,不想是貴人到了。浩軒說,打擾前輩,失敬!失敬!道長說,貴人因何事傷心?浩軒歎口氣道,不知何故心中生悲,不想驚動道長!道長嗬嗬笑道,請隨我來!於是浩軒跟著道長進入摩崖洞內。
浩軒登上達蓬山卻不知還有摩崖洞,等進得洞來,見洞裏的鍾乳石大小不一,形態俱異,姿態萬千,有的似人形佛象憨態可掬,有的似飛禽走獸栩栩如生,有的似出水蓮花汙泥不染,有的如臥溪金蟾雙眼瞪圓,又往前見石如蘿藤曲曲折折勾搭連環,抬眼看去一石又象冰川雪嶺素裹銀裝,真乃天然奇景,堪稱一絕,再往前走又見洞中有洞,穴裏藏穴,洞穴勾連,幽深交錯,幻如迷宮,洞內有山,山中有水,真可謂石開七竅玲瓏,泉奏八方樂音,筍柱峭拔獨立,乳花落英繽紛,自然天成四百景,神工鬼斧八千奇。浩軒邊走邊看心裏不住地讚歎這摩崖洞真是洞奇、水秀、石怪、景幽,儼然一座渾然天成的藝術宮殿。浩軒不禁想起北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中的一句話來: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非有誌者不能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