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八這天林曉吃過早飯,來到林府門口張老早已準備好馬車在此等候,童生試要考一天因此中午需要自備午飯,當然聖院也會提供簡單的午飯,隻是味道就比較一般了,所以大多考生都是自備午飯,張老也給林曉帶了一個手提的飯盒,這個飯盒下麵是燈油可點火,中間是水,上麵則是飯菜,吃飯時隻需點燃下麵便可以對飯菜進行加熱,據說這是孔聖研究出來的。
林曉坐上馬車便緩緩的朝著府院走去,不多時便已到了府院門口,府院有專門考試的地方,林曉拿著準考證和飯盒來到考試院,門口的衙役正在對考生進行搜身和檢查東西,府院院長趙源和江寧府知府徐銘鼎也在旁邊看著,科舉考試都是由聖院和朝廷聯合主持的。
林曉排隊沒多久便到了,林曉把飯盒交給一個衙役檢查,另一個衙役摸了一下林曉的衣服檢查沒問題便讓林曉進去了,林曉一進去就看到趙院長和司馬恒還有一個黑臉的人,趙源對著林曉點點頭,林曉拱手便進去了。
林曉找到自己的坐位號,便坐下了,一個小隔間裏麵有一小書案和一個墊子,書案上有著數支毛筆和一個硯台,林曉坐上後便開始研墨,心想:古代的條件還是差一些,幸好我不是在茅房旁邊,不然真是遭罪了。
九時一到,聖院鍾聲便響了,代表著考試開始了,孔聖已經將時間改革為24小時計時,更加的方便與準確。衙役拿著試卷走了進來。開始分發試卷,林曉拿到了五張試卷,林曉將這些試卷一一翻閱,看看有沒有破損或印刷錯誤的,大致發現無誤後,便開始了沉思,林曉並沒有一開始便動筆,林曉大致對試卷的內容進行了一個思緒的整理,前三張都是聖言,第四張是對聖言的解析,第五張是寫一首關於邊塞的詩詞。其實對於邊塞的詩詞對於其他人來說是極其困難的,他們自己甚至家裏人都未見過邊塞,林曉暗道:幸好我見過邊塞,不然借鑒都沒有理由。
林曉思索片刻後便開始,寫聖人之言,“三軍可奪帥也下一句,”林曉提筆寫下“匹夫不可奪誌也。” 前麵的一張大多簡單,都為常見的聖言,後麵開始出現冷門的了,“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後麵內容。” 林曉寫下“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隨後林曉開始看聖言解析的題目,“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何意?” 林曉思考腦中所學以及春秋典籍的記載,寫下“治理擁有兵車數上一千輛的國家,處理政事要謹慎,而且要恪守信用,節約費用民力,農閑時間征勞力。”
林曉揉了揉寫酸的手,發現已經下午一時半了,林曉拿出飯盒,用火折子點燃下麵的燈芯,須臾片刻,就聽見水滋滋的聲音,過了一刻鍾水蒸氣便已經十分多了,林曉打開最上麵的蓋子,用筷子夾起一塊肉放入嘴中,剛好溫熱,沒多久林曉便將飯吃完,此時已經兩時了。
林曉將飯盒收拾一下便開始繼續寫試卷,林曉將聖言寫完後又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後便開始看最後一道詩詞,寫什麼邊塞詩,林曉還在考慮之中。最後決定寫下李賀的詩並略加修改。“大漠沙如雪,通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林曉在上麵寫下題目,馬詩。
林曉將試卷整理完之後,便朝著門外走去,此時已是三時一刻了,已經有些人交卷出來了,林曉剛走出院門就看到趙誠那小子了,趙誠正在門口朝著他擺擺手,趙誠比他早入學一年去年就已經考上了童生,而且還是案首,那段時間一直在林曉麵前嘚瑟,趙源怕他今天在考試前影響林曉,所以早上讓他閉門不出,趙誠吃完午飯就來府院門口等著林曉了,直到剛才林曉才出來。
趙誠直接開口道 :“林曉,你能不能中案首啊,可別讓我比過去了,那我就要當你大哥了。” 林曉看了一眼趙誠緩緩開口道:“你小子皮又癢了,不過考個案首應該還是沒問題的,至於有幾甲就不知道了,我記得你小子是一甲吧。” “你這麼自信,不會能得個雙甲吧,不可能聖言得甲的都沒有多少人,好像那位的弟子和你一樣的金色氣源當初得的是甲,大部分人都是在詩詞上得甲的,因為詩詞隻要做的是考生中最好的那位便可為甲。” 趙誠驚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