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門前趙誌走下馬車看著那高達五丈的內城牆,他心中搖曳,這才是華夏當有的風格,巍峨大氣,莊嚴肅穆,和千年後辮子政權的紫禁城相比,更顯雍容與華貴,中華的數千年底蘊可不是那些暴發戶可以仿效的來的。
正當趙誌心生感概時,一名禁軍兵士上前道:“此乃皇宮禁地,閑雜人等速速離去。”
趙誌被這聲音拉回現實,他上前施禮道:“在下是趙誌,洛陽人士,前來吏部報備。”
兵士道:“可有憑證?”
趙誌從身後的趙硯手裏的木盒裏取出聖旨,那兵士一見,趕忙施禮,待趙誌將聖旨打開給兵士看過後,兵士道:“原來是趙縣公,請你稍等,待我通報一聲。”
趙誌點頭道:“應當如此。”
那兵士來到長樂門口和隊長彙報後,那個隊長走了過來,上下打量了趙誌一遍施禮開口道:“在下左衛禁軍什長,蒙峰,見過趙縣公。”
趙誌回禮道:“蒙什長客氣了。”
蒙峰道:“趙縣公是去吏館?”
趙誌道:“是的。”
蒙峰點頭道:“好,不過趙縣公隻能一人進去,這是規矩還望縣公見諒,我會派一兵士為縣公帶路。”
趙誌道:“在下明白。”
蒙峰伸手一引道:“趙縣公請。”
趙誌懷抱放聖旨的盒子跟在剛才問話的那位兵士身後,行走在皇宮內的道路上。進到皇宮內那個莊嚴嚴謹的感覺更加的深刻,使人自覺的收起心神,變得嚴肅。
走了不到半個時辰,前麵的兵士停下腳步回身道:“趙縣公,這裏便是吏館了,在下職責在身就不陪您進去了。”
趙誌道:“好,多謝你了。”說完從懷裏取出一張錢票借著拍其肩膀的機會放入對方懷裏,“這大熱天的,兄弟們工作挺幸苦的,還讓你為我跑一趟,這是一點心意,回去和兄弟們分了,買杯酒吃。”
那兵士本來想要推辭,但看到趙誌眼神真摯,到嘴的話又咽了回去。向趙誌點了下頭道:“小的武大貴,代兄弟們謝過縣公了。”
趙誌微笑的點了點頭道:“好說,你回去吧,我進去了。”
進到吏館內眼前的景象使得趙誌一愣,眼前是忙忙碌碌的景象,人們進進出出,手裏大多抱著一摞文件,相互之間也最多是點頭招呼,這些和後世有幾分相像,讓他感到親切。
趙誌臉上不覺露出微笑,走上前去,攔下一人問道:“打擾你一下,我是前來報備的,可我不知道該去那裏?”
被趙誌攔下的是一位中年人,長得很文氣,見趙誌言語客氣心生好感道:“在下方逸,不知閣下是?”
趙誌道:“是我唐突了,在下趙誌,洛陽人士,蒙陛下看重接任伊川縣令之職,特來報備。”(古時互不相識的倆人交談,年紀輩分小的一方要先行告知自己的姓名以示尊敬。)
方逸恍然道:“哦,你便是趙謙大人的公子趙縣公?”
趙誌道:“正是在下,閣下認識家父?”
方逸笑道:“那倒不是,趙縣公以十六歲之齡上任一縣之長,我大唐開國至今至此一位,我想不知道也難啊。”
趙誌道:“這都是陛下皇恩浩蕩,在下受之有愧。”
方逸道:“趙縣公過謙了,負責新近官員報備的乃是文詠竹文大人,我帶你去見他。”
趙誌道:“那就有勞了。”
二人穿過一處走廊來到一個小院內,走進小院的前廳隻見其中擺放著數張書幾,每張書幾後麵都坐著人,正在奮筆疾書,聽得有人進來也隻是抬頭看了一眼便繼續手裏工作。
方逸領著趙誌來到旁屋,他把手裏的東西放在屋門外的桌子上,進屋施禮道:“下官方逸見過文大人。”
一個飄逸的聲音道:“方逸,有事嗎?”
方逸道:“是新任的伊川縣令前來報備。”“哦?那就讓他進來吧。”
趙誌進屋向上首施禮道:“在下趙誌,見過文大人。”抬頭看去隻見這個文詠竹五,六十歲的樣子,但一身文卷之氣飄逸瀟灑,看得出來若此人年輕二十歲一定是個美男子。
文詠竹放下手裏的毛筆,抬頭打量趙誌道:“你便是趙家的公子?新任的伊川縣令?”
趙誌道:“正是在下。”
文詠竹微笑道:“確實年輕有為。”
趙誌道:“文大人過譽了,在下隻是運氣好,得陛下賞識而已。”
文詠竹道:“陛下可是很少有看走眼的時候,你也莫要謙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