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誌聽完感激的說道:“若非鄭大人提點,我還真不知有此一事,在下這裏謝過了。”
鄭守搖了搖手說道:“趙縣公,您這話說的,咱們上次可沒這麼見外,該不是您當上官了,看不起咱家了吧。”
趙誌笑著搖了搖頭說道:“那我就還叫您一聲“鄭大哥”如何?”
鄭守微笑著說道:“理當如此,咱家這裏可要恭喜趙老弟了。”
趙誌道:“哦?鄭大哥,不知這喜從何來啊?”
鄭守看了一旁伺候的下人一眼,趙誌理解的揮了揮手打發下人們出後,鄭守壓低聲音一臉神秘的說道:“趙老弟有所不知,當初陛下雖然下詔天下取仕唯有科舉,但由於各大世家反對,所以最終和其約定雙方每年各有一個保舉出仕的名額,可想而知這名額是多麼的珍貴。而你非但如需參加省試,還由陛下親自保舉,你說為兄我不應該恭喜你麼?”
趙誌點了點頭做出一臉的感激狀,說道:“陛下厚恩,趙誌不知如何報答啊。”
鄭守笑著說道:“趙老弟聽咱家把話說完。”
趙誌道:“哦,您說,您說。”
鄭守看了看四周低聲道:“此事雖然出自陛下之手,但這官確實內閣宰相房玄齡為老弟求來的。”
趙誌聽完皺眉道:“房相?可我趙家和其並無瓜葛啊?”
鄭守搖了搖頭道:“不然,咱家聽說房相與令尊曾經有過一段交情,所以才會為你求官,為的是讓你遠離那些世家的視線。”
趙誌歎了口氣說道:“患難之中方見真情,難得啊。”
鄭守道:“誰說不是呢,為兄這裏也勸老弟一句,現在世家勢大,老弟當留有用之身,把握好這次機會,莫要再惹麻煩上身了。”
趙誌向鄭守拱了拱手說道:“多謝鄭大哥,小弟謹遵教誨。”
鄭守擺了擺手道:“什麼教誨不教誨的,隻要老弟無事咱家也就安心了。不瞞兄弟說,這世人們啊都不大看的起咱們這些淨了身的,認為咱們身體殘缺了便不在是個人了,但老弟非但從未看清咱家,還坦然的和咱家稱兄道弟,咱家心中一直記得。”
趙誌搖了搖頭道:“以偏概全豈是君子所為,想那西漢司馬遷身殘誌堅,著《史記》傳世影響深遠,司馬遷之後還有蔡倫改進造紙術更可謂福澤萬世。還有鄭和…和…”
鄭守正聽著入神兒急忙問道:“鄭和是誰?他又怎麼了?”
趙誌心中發苦暗恨自己最快,見鄭守有問隻能圓謊道:“這個…這個鄭和是我老師曾經將給我聽的,說是在海外有個“明朝”有這麼個宦官名叫鄭和,曾為宣揚國威七次駕船出海航行上萬裏,要知大海凶險變幻莫測,其膽識與才幹令後人敬仰,而且他的這種精忠報國,視死如歸,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
鄭守雙眼放光頻頻點頭問道:“嗯,嗯,好,真給咱們宦官張臉,還有麼?”
趙誌腦門蹦出三條黑線道:“還有一位名叫王承恩,生於這個明朝的末年,當明朝敗亡起義軍打進京城時,諾大的皇宮跑的隻剩下了當時的皇帝和這個王承恩,這個年老的宦官直到最後還在守護著他的主子。”
鄭守長吸了口氣感歎道:“此人忠貞。”
趙誌道:“是啊。”
鄭守道:“那此人最後如何了?”
趙誌道:“最後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上吊自絕了,這個王承恩則在皇帝身旁也上吊了。”
鄭守歎道:“忠貞可嘉,忠貞可嘉啊,老弟所說之人堪稱宦官之典範啊。”
趙誌道:“所以說這人啊,身份地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對國家,對百姓有用。”
鄭守拍著手讚道:“是極,是極,和老弟這一談咱家心裏高興,可惜咱家得告辭了。”
趙誌道:“鄭大哥不用如此著急,用過飯再走也不遲。”
鄭守搖頭道:“不可,咱家身負皇命得趕緊回去複命呢。”
趙誌見鄭守堅持不肯隻能起身將其送出門外,從老管家手中接過一個紙包塞在鄭守手裏說道:“鄭大哥,你既然著急要走,小弟我也不好相攔,但些許心意無論如何您都得收下。”
鄭守連忙推辭道:“那怎麼行,咱家和老弟乃是誠心相交,若如此成什麼了?”
趙誌道:“鄭大哥切莫推辭,隻是一些自家製作的茶葉而已,小弟一片心意您還是收下吧。”
鄭守見趙誌神色間一片至誠便將茶葉收下,告辭趙誌坐上自己的馬車離開洛陽向長安而去。
馬車行出洛陽城,鄭守一邊無聊的看著手中的書籍,一邊吩咐道:“小德子,給咱家煮杯茶吃吃。”
馬車中伺候鄭守的小德子急忙應道:“是,小的這便去。”
鄭守道:“嗯,就將方才趙老弟送的茶葉煮來嚐嚐。”
小德子道:“是,公公。”
鄭守手中拿的便是趙家書店出售的《三國演義(中)》,剛剛翻過一頁便聽到小德子的驚呼聲,鄭守不瞞的抬頭看著其說道:“我說小德子,你小子這一驚一乍的…”正準備嗬斥的鄭守也眼前的東西吸引住了,隻見趙誌送給他的那個紙包被小德子打開,裏麵的茶葉之中放著一塊足有半斤重的金子。
鄭守回過神兒來,目露殺機的盯著小德子沉聲說道:“小德子,你跟隨咱家多久了?”
小德子見鄭守眼神可怕顫著聲音回道:“回…回公公,三年了。”
鄭守道:“哦,已經三年了,那咱家平時對你如何啊?”
小德子道:“好,好,小的入宮多虧有公公照顧,才沒有被別人欺負。”
鄭守道:“嗯,咱家聽說,你家裏的母親老毛病又犯了?”
聽鄭守提到母親,小德子眼中露出一絲哀傷道:“回公公,前些日子家裏來信,說母親的喘病又發作了,家中正籌錢呢。”
鄭守點了點頭從懷中拿出一張銀鈔遞給小德子道:“嗯,養育之恩大於天,這裏是五十貫的銀鈔你拿著,待回到長安讓驛站給家裏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