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眼睛的結構和用藥特點(1 / 2)

一、眼睛的結構

眼是視覺器官,包括眼球和眼的附屬器兩部分。

(一)眼球

眼球在眼眶內,外形近似球形,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內容物組成。

1.眼球壁

眼球壁是由三種同心層(膜)組成的,外層為纖維膜,中層為葡萄膜,內層為視網膜。纖維膜即外膜,由角膜和鞏膜組成,兩者相連處為角膜緣。葡萄膜又稱血管膜或色素膜,富含血管和色素,由前向後可分為虹膜、睫狀體和脈絡膜。虹膜中央有圓孔,稱為瞳孔。視網膜為一透明薄膜,前緣呈鋸齒狀,後極部有一淺漏鬥狀凹,稱中央凹,是視力最敏銳的地方。

(1)角膜角膜位於眼球前中央部分,占眼球表麵的1/6,厚0.5~1mm,略呈橫橢圓形。角膜是透明的,共分為五層,由前向後依次為:上皮細胞層、前彈力層、實質層、後彈力層、內皮細胞層。上皮細胞層與前彈力層結合疏鬆,易因損傷而脫落,但其再生能力強,損傷後較快修複而不留瘢痕。如果累及上皮細胞的基底膜,則損傷愈合時間大大延長。前彈力層抵抗力較弱,易被損傷,損傷後不能再生。實質層占角膜厚度的90%,損傷後不能再生,以瘢痕組織代替。後彈力層抵抗力較強,在角膜潰瘍穿孔前常可見後彈力層膨出,損傷後可再生。內皮細胞層幾乎不進行有絲分裂,損傷後不能再生,隻有靠鄰近細胞擴張和移行來填補缺損區。角膜內皮細胞損傷較多,就會失去代償功能,角膜將會發生水腫和大泡性病變。角膜上沒有血管,卻富含感覺神經,感覺十分敏銳,因而受到刺激時,就會迅速地產生關閉眼瞼、流淚等反射,對眼球起到保護作用。角膜上皮層是阻止細菌侵入的有效屏障。眼用藥物必須有一定的通透性才能透入角膜。角膜由於損傷或病變使其外表麵形狀和透明度發生改變,都會影響視力。

(2)鞏膜鞏膜位於纖維膜後5/6,質地堅韌,呈乳白色,內鄰葡萄膜,含有很少的血管。角膜和鞏膜共同構成眼球外殼的外層,起保護作用。

(3)視網膜視網膜位於眼球壁的最內層,能接受光的刺激。光線經角膜進入眼球,經過介質折射形成焦點,落於視網膜上成像。

2.眼球內容物

眼球內容物包括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三種透明物質,是光線進入眼內到達視網膜的通路。

(1)房水為透明液體,充滿眼房內。眼房位於角膜和晶狀體之間的腔隙,被虹膜分為眼前房和眼後房,兩者借瞳孔相連。房水由睫狀體上皮細胞產生後進入眼後房,經瞳孔至眼前房,再經過眼前房滲入鞏膜靜脈竇,最後彙入眼靜脈。房水除了有屈光作用外,還有營養角膜和晶狀體及調節眼內壓的作用。

(2)晶狀體呈扁圓形雙凸麵體,無色透明,具有彈性和聚光作用。晶狀體若產生混濁,則引起視力障礙,成為白內障。

(3)玻璃體為透明的膠質體,充滿於晶狀體和視網膜之間,既有折光作用,又對眼球有充填支持作用。

(二)眼附屬器

眼附屬器包括眼瞼、結膜、淚器、眼外肌和眼眶等,具有保護、支持和運動眼球的作用。

1.眼瞼

眼瞼位於眼眶前部,覆蓋於眼球表麵,分上瞼和下瞼,上瞼以眉為界,下瞼與顏麵皮膚相連。上下瞼間的裂隙稱瞼裂,兩瞼相聯接處分別稱為內眥及外眥。內眥處有肉狀隆起稱為淚阜。上下瞼緣的內側各有一有孔的乳頭狀突起,稱淚點,為淚小管的開口。眼瞼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保護眼球,通過經常瞬目,可使淚液潤濕眼球表麵,使角膜保持光澤,並可清潔結膜囊內灰塵及細菌。

2.結膜

結膜是一層薄的半透明黏膜,覆蓋在白眼球的外表麵並與眼瞼內表麵相連,接觸比較鬆弛,故可進行結膜下注射給藥。結膜含有許多豐富的血管和淋巴管,透過結膜的藥物分子,有部分進入血液中,有可能引起全身性作用。

3.淚器

淚器由淚腺、淚小管、淚囊、鼻淚管組成。淚腺分泌的淚液具有濕潤角膜的作用。淚液形成淚膜,淚膜又可分為三層,分別為外層的油性層、中間的水性層和黏液層。過多的淚液經過淚小管、淚囊、鼻淚管流入鼻腔。

4.眼外肌

眼外肌協調眼球的正常轉動。

二、眼科用藥特點及影響因素

眼作為人體的特殊感覺器官,是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眼部病變與全身其他組織係統的病變相互影響或密切聯係,所以,眼科用藥與全身用藥有許多共同之處,但由於眼部的特殊解剖及生理特點,眼科用藥又有鮮明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