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手操作技術所需的設備
1.綜合治療台 牙椅、牙用燈、手機、三用槍、吸唾器、強力吸引器。
2.坐椅 醫師坐椅、護士坐椅。
3.活動器械櫃 可放置治療中所需要的器械和材料。
4.固定器械櫃 用來儲存不經常用的器械。
5.洗手池 口腔治療中預防醫院感染不可缺少的設備。最好用腳踏或自動控製開關,以減少洗手後再汙染。
(二)醫師、護士、病人的位置關係
在實施四手操作法時,醫師、護士有其各自互不幹擾的工作區域,以保證通暢的工作線路和密切的相互配合。如將醫師、護士、病人的位置關係假想成一個鍾麵,可將仰臥位的病人周圍分為四個時鍾區。
1.醫師工作區 位於7:00~12:00,上頜操作多選12:00點,下頜操作多選7:00~9:00,通常位於11:00操作。此區不能放置物品。
2.靜態區 位於12:00~2:00,此區可放置活動器械櫃。此區不能放置物品。
3.護士工作區 位於2:00~4:00,通常保持在3點的位置。
4.傳遞區 位於4:00~7:00,是醫師和護士傳遞器械和材料的區域。
(三)四手操作技術對護士的要求
口腔四手操作技術要求護士熟悉本專業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保健知識,掌握常見疾病治療的規範化操作步驟,熟悉現代口腔醫療設備、器械和材料的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維護和保養等。
1.治療前
(1)保持治療區域的整潔,將常用的器械按規定擺放整齊,隨時準備接待病人。
(2)病人進入診室後,主動熱情接待病人,護士應調節椅位和光源,指導病人口腔含漱,準備檢查盤,為病人圍好胸巾。
(3)隨時進行口腔衛生宣教。
2.治療中
(1)輔助醫師牽拉病人口角,正確使用吸引器,使操作視野清晰。吸引時動作應輕柔,防止舌及舌下組織等軟組織吸入管內,切記勿將吸引頭接觸到病人的咽部,以免引起不適。
(2)協助醫師保護病人口腔軟組織,避免醫源性損傷。
(3)根據治療需要,做好器械、藥品的傳遞。調拌材料要符合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4)注意觀察病人反應,若有異常及時向醫師報告並協助緊急處理。
3.治療後
(1)向病人交代治療後的注意事項,預約複診時間。
(2)治療所使用的一次性口腔治療盤、注射器等,按規定進行焚燒或統一處理,其他口腔專科器械,按物品性質進行分類消毒滅菌處理。
(3)使用過的治療椅及治療台,可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用84消毒液清洗痰盂。
(4)手機及吸引器應一人一用一消毒,可使用一次性吸引器。手機使用後應用超聲波進行清洗及注油潤滑,單獨包裝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