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求仙(1 / 2)

\/>

A>大秦威加海內,因大一統之天下後勤無憂,馳道發揮巨大作用,致對外用兵也極順利,內史蒙恬將兵三十萬北擊匈奴,將匈奴打得不敢東顧;趙佗平定南越,帝國疆域之廣,已幾不可想象。

外務順利,內政在李斯治理之下,更是呈現出欣欣向榮之態。農事律法推行全國,又無兵災之亂,錢糧連年豐收,帝國之富庶,遠非之前任一朝代可比。廢分封而行郡縣製,政令一統,鹹陽一紙令行天下。

從基層來看,帝國之執政可謂固若金湯。靈渠、鄭國渠、都江堰等大型水利工程,令天下受潤不淺,老百姓安居樂業,在這段時期得到了充分體現。

傳統農業社會有一個顯著特點,隻要沒有戰亂,經濟的恢複非常快,如果再有適合的政治治理措施進行配套,那麼就會讓經濟在知時間得到大的發展。秦統一天下之後,秦法推行於全國,各地官吏以農業生產為第一要務,大量興修水利工程,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更是在短短數年間,將農業推到了一個極高的水平。

生產穩定,社會基礎就穩定,各國舊貴族縱有複辟之心,也無複辟之力,隻能西望而歎。

當然,也有一些有趣的事發生。

“何謂仙?何謂長生?仙者,得道之謂也,因有大功於天下,或有大德於斯民,故天降祥瑞,賜予長生,代天治民是也……”

渭水之畔,離鹹陽宮不遠處,一中年男子大袖長袍,向一群人講述其仙道理論。其人麵容方正,舉止儒雅,一副美髯頗有賣相,整個人看去飄然出塵,像個高人。隻是中氣不足,麵有憔悴之色,也不知是煉的還是餓的。

近年來,始皇帝愈加追求仙道。繼派出徐市東出海上尋仙之後,又於天下廣召方士,以求長生。鹹陽城中,遊方術士遍布,多是落魄儒生、江湖術士,許多人已餓得麵色臘黃,但仍裝出一副道骨仙風之狀,不願離去,想留在鹹陽碰碰運氣。

渭水畔的這位方士,就是其中一人。

“侯先生,得道就可成仙嗎?”一人問道。

侯先生搖頭道:“非也非也,有功於天下,布德於眾人,可謂得道。然得道僅成仙之條件,並非成仙之必然。有大德大功,尚需改造俗身,以使俗身之功德上達天聽,方有成仙之望。”

“俗身何以改造為仙身?”

“改造仙身,途徑有三。其一謂點化,即遇得真仙,由真仙點化;其二曰外丹,即求得或煉得仙藥,服仙藥即可得仙身;其三曰金丹大道,即修煉己身,煉成體內金丹,故得長生。”侯先生侃侃而談,顯是胸有成竹。

周圍人多是對仙道感興趣之人,近年來鹹陽喜談仙論道,似乎整個城裏的眾人性情都散淡了許多。眾人不住詢問侯先生成仙之道,侯先生胸中甚是有貨,一一解答。

“侯先生真乃高人矣!以不傳之秘宣之於天下,令天下共享秘旨,功莫大焉!”外圍傳來一聲讚歎,眾人循聲看去,一位穿著打扮與侯先生差不多的儒生,緩緩行來,盡顯高人本色。

“盧先生謬讚,先生的煉丹之術,乃是當世一絕,侯某深佩之。”侯先生見到此人,起身向盧先生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