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峱山狩獵(1 / 2)

王賁大軍按計劃西進,大軍所到之處,根本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便滅了代地,擄代王嘉,趙國自此成為絕響。

而離軒早已說服了王賁,化名車幹,帶著孟槁悄悄離開。數日後,已避過邊境關卡,進入齊境。

他們的目的,竟是要勸降齊王!李斯早在齊都作了許多準備,齊太後與齊相後勝都與李斯有緊密聯係。此兩人在齊宮影響力巨大,他們的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齊王建的選擇。如果能夠得到這兩個人的支持,齊王建多半會同意降秦。

正如離軒當日與孟槁所說,此行事關重大,必須有一個有足夠份量的人前去與這兩人接觸,不能輕易假手於人。離軒既是李斯弟子,又是秦王女婿,更兼王賁大軍監軍,此三身份,讓他成為不二人選。

兩人皆一身獵裝,避開引人注目的官道,向齊都臨淄行去。

齊人有尚獵之風,有能力狩獵之人,往往被視為勇武有力之能人。離軒與孟槁皆成長於華山之陰,於狩獵並不陌生,更兼身手過人,幾日下來就已經成為好獵人了。隻是這兩個獵人有些奇葩,其他獵人都是以陷阱、機關為主,個人武力為輔;而他們則是常常硬懟獵物,箭法精準,身手敏捷,往往是射傷獵物後,便直接上前與獵物相搏。

不過收獲不錯。他們也將獵物向沿途的齊人換取住宿——真正的目的則是盡可能多地接觸齊人,了解齊國相關信息,以此來判斷李斯在密信中所言情況是否有了變化。

齊人豪邁尚武,待人誠懇寬厚,對這兩個既有勇武之力,又有斯文談吐的獵人,也頗有好感。

這一日,齊都臨淄東邊,齊王室狩獵之所峱山外圍,出現了兩個特別的獵人,正是離軒與孟槁。

此地名峱,據傳乃因齊王在此地得一瑞獸,此獸雖外貌醜陋不堪,卻力大無窮,更特別的是,此獸性情溫良,能保護當地百姓不受其它猛獸侵襲。齊王不知其名,遂名之曰“峱”,而這座得峱之山,則名為峱山。

峱山地形非常奇特,東西長約兩裏,南北寬約一裏,四周不與任何山脈連接,可謂孤山。然而,峱山的四麵雖有平坦地帶,但出去不遠,卻又被群山環抱。若是從空中鳥瞰,在群山中有一盆地,而盆地正中位置有一小山,即為峱山。

峱山及其周邊山脈向為齊都王侯狩獵之所,但齊王並未將其視為禁區,而是麵向天下開放此山。因此,有不少人慕名前來狩獵。若能在峱山捕獲獵物,對齊地獵人來說,實為莫大榮耀。

峱山也因此而具備了特殊的象征意義,與北麵不遠處稷山下的稷下學宮一起,成為齊都的聖地之一。齊桓公時名臣寧戚也曾在此間放牛隱居,後被管仲請出擔任大司田一職,寧戚著《相牛經》一部,傳承至今。

離軒在外圍山巔上遙望峱山,嘖嘖稱奇。世人皆道此山地貌獨特,乃九宮中之中宮,果然不虛。四麵八山環抱,中間峱山獨居,古木參天,一溪自西北流入淄河。若有大獸被圍於峱山,則幾無處可逃。

“小蟲兒,咱們到了這天下聞名的狩獵之所,豈能不好好珍惜一番。”離軒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