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意不由讓劉辰犯難了,畢竟哪怕煉鋼廠每天加班加點的趕製,如今也隻不過不到兩千件,連一半都沒有到,當然這問題不大,煉鋼廠的規模在擴大,再過個兩三天,弄齊鋤具並不是什麼問題。
接下來就是建屯圈地了,經過幾天的準備,屯地都劃分好了。每個屯的選址大多都在河流邊,這樣取水容易。
以十個屯為一村,劉辰要求的是每一個村都要建城,也隻有這樣才好統一管理,當然所謂的“城”隻是集中起來的房屋
每屯最高管理者為屯長,屯長平時要管理戶籍、衛生、水利、耕牛、農具、組織耕種、收取佃租。團練負責農閑之時操練鄉勇,抓捕盜賊。
每一村必須擁有一座水泥廠和紅磚廠,且每日產量不得少於五千塊,否則就是村長失職,撤銷職位。
劉辰現在準備的是打算搞大建設,哪怕是紅磚水泥這種足以換取巨大利益的東西,他也直接弄成了普及化,時間已經不等人,他必須盡快強大起來,為了這座島,也為了他自己。
村長負責民政,管理下麵的屯長,以及訴訟等。操守管理下麵的團練,負責裝備、訓練方麵的事宜,若遇戰事則統領民兵出戰,若是來犯之敵太強,則組織各屯進堡防守。
整個屯田被製度化的確定下來,但這隻是一個理想的製度,許多東西還是缺少的,比如那麼多管理人員要他去哪裏找,這可不是隨便找一個人濫竽充數就行了,還的真有本事。
……
不過沒辦法,走到這一步,那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至於管理人員隻能等以後了。
囤地一劃定,馬上將那些流民分配了下去。
流民們開始修建今後生活的家園,又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至於之前修建的簡陋房屋,則留做下一批流民居住之用。
有了之前修建房屋的經驗,修建囤地變得比較流暢。每個囤地都有一個文人負責,他們就是未來的屯長,話說回來,這次讓劉辰最為興奮的就是這一次弄回來的流民,文人還是有著不少,別說上千,不過也有一百多號,足夠讓劉辰應付一段時間了。
這年代文人還是比較稀少的,當然劉辰手中這種“文人”也不是啥高級貨,最牛逼的還隻不過一個童生,更多的隻是認識字,可是對於劉辰來說那就已經足夠,太高級貨的“文人”反而對他無用,他可不想和那這家夥成天探討宇宙啥米的,向這種低級的才是他最想要的。
當然管理者少,也不能不管,所以劉辰第三道指令下達,誰表現出的能力最強,就能升任屯長,屯長升為村長,沒辦法這已經是他想出的最沒辦法的辦法,一切從簡從實際出發,有能力你上位,沒能力滾蛋。
簡單粗暴,卻是如今最好的實施方案。
(我靠!竟然感冒這種坑爹事情發生在俺身上了,哎諸位書友也要注意一下身體,春季可是很容易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