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測量(一)(1 / 1)

一、解題準備

1.了解測量的基本知識

測量工具或儀器的共同特點是都有刻度,如尺、秤、鍾表、溫度計。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是最基本的測量,學會使用刻度尺可為學會使用其它測量儀器打好基礎。

在國際單位製裏,長度的單位是米。常用的長度單位還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問是十進位,千米、米、毫米、微米之間是千進位。

測量結果由準確值、估計值和單位三部分組成。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2.正確使用刻度尺

正確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會:

會認:認清刻度尺的結構、單位,認清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和零刻度線。這是進行測量的前提和準備。

會放:把刻度尺放正,並使有刻度值的一側緊貼被測物體。處理好刻度尺與被測物體的位置關係,是測量的基礎。

會看:視線應垂直被測物體和刻度尺。解決好測量人與刻度尺、被測物體之間的關係,是讀出正確測量值的保證。

會讀:讀出準確值,還要估讀到刻度尺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會記:記錄測量結果,包括數字和單位。

3.能大致估計出一些物體的長度

對1米、1分米、1厘米的長度形成具體概念。巧用人體刻度尺:一臂一肩長1米,寬1分米,一指寬1厘米,一步長1米。

4.知道長度測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累積法:將細或薄的物體積累起來,測出總長度後,再算出物體的長度。

替代法:測一段曲線的長度,可用一段棉線與該曲線重合,然後把棉線放直,量出它的長度就是曲線的長度。

輪轉法:測較長的曲線如跑道的周長,可用一個輪子沿跑道滾動一周,測出輪子的周長,用輪子轉過的圈數乘以輪周長得出跑道的周長。

利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測圓或球的直徑、錐體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