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反敗術

1.不輕易張揚個性

年輕人可能都認為個性很重要。他們最喜歡談的就是張揚個性。他們最喜歡引用的格言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時下的種種媒體,包括圖書、雜誌、電視等也都在宣揚個性的重要性。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名人都有非常突出的個性。不管他是一個科學家,還是一個藝術家或者軍事家。愛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非常不拘小節,巴頓將軍性格極其粗暴,畫家凡高是一個缺少理性、充滿了藝術妄想的人。

名人因為有突出的成就,所以他們許多怪異的行為往往被社會廣為宣傳,有些人甚至產生這樣的錯覺:怪異的行為正是名人和天才人物的標誌,是其成功的秘訣。我們隻要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種想法是十分荒謬的。

名人確實有突出的個性,但他們的這種個性往往表現在創造性的才華和能力之中。正是他們的成就和才華,使他們的特殊個性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如果是一般的人,一個沒有多少本領的人,他們的那些特殊的行為可能隻會得到別人的嘲笑。

年輕人為什麼那麼喜歡談個性,那麼喜歡張揚個性呢?我們先探討一下年輕人所張揚的個性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他們張揚的個性相當一部分是一種習氣,是一種希望自己能任性而為所欲為的願望。年輕人有許多情緒,他們希望暢快地發泄自己的情緒。他們不希望把自己的行為束縛在複雜的條條框框中,所以年輕人喜歡張揚個性。

張揚個性肯定要比壓抑個性舒服。但是如果張揚個性僅僅是一種任性,僅僅是一種意氣用事,甚至是對自己的缺陷和陋習的一種放縱的話,那麼,這樣的張揚個性對你的前途肯定是沒有好處的。

年輕人非常喜歡引用但丁的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但作為一個社會中的人,我們真的能這麼“灑脫”嗎?比如你走在公路上,如果僅僅走自己的路而不注意交通規則的話,警察就會來幹涉你,會罰你的款。如果你走路不注意安全,橫衝直撞的話,還有可能出車禍。所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種態度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大行得通的。

社會是一個由無數個體組成的人群,我們每個人的生存空間並不很大。所以當你想伸展四肢舒服一下的時候,必須注意不要碰到別人。當我們張揚個性的時候,必須考慮到我們張揚的是什麼,必須注意到別人的接受程度。如果你的這種個性是一種非常明顯的缺點,你最好的選擇還是把它改掉,而不是去張揚它。

我們必須注意:不要使張揚個性成為我們縱容自己缺點的一種漂亮的借口。社會需要我們創造價值,社會首先關注的是’我們的工作是否有利於創造價值。個性也不例外,隻有當你的個性有利於創造價值,是一種生產型的個性,你的個性才能被社會所接受。

巴頓將軍性格粗暴,他之所以能被周圍的人接受,原因是他是一個優秀的將軍,他能打仗,否則他也會因為性格的粗暴而遭到社會的排斥。

所以我們應該明白:社會需要的是生產型的個性,隻有你的個性能融合到創造性的才華和能力之中,你的個性才能夠被社會所接受,如果你的個性沒有表現為一種才能,僅僅表現為一種脾氣,它往往隻能給你帶來不好的結果。

你要想成就一番事業,應該把個性表現在創造性的才能中,盡可能與周圍的人協調一些,這是一種成熟、明智的選擇。

2.不要讓自己顯得高人一等

有些錯誤是在無知中產生的,還有些錯誤是由驕傲自大引發的,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評判事物的標尺就會失衡。所以,即便是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也不應該自鳴得意和沾沾自喜。

不論是屬於意外的幸運,還是經過長期奮鬥終於取得了成功,心中充滿巨大的快樂,以致一時間欣喜若狂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人生中還有什麼比成功更值得高興的事情呢。但是如果一個人因一次成功,從此就一直這麼欣喜若狂自以為高人一等,到處顯耀自誇,總是表現出一種優勝者的得意忘形和驕傲自滿,人們雖然不至於說他是瘋子,大概也決不會敬佩他,而隻會鄙視他。

如果自鳴得意者隻是一種優勝者良好的自我感覺,而且能以此感覺而不停頓地勇敢向前,這當然是一種美好的心理狀態,在這種心理狀態下他可以不斷地取得新的成功。但是一般來說,不謙虛的人很難把自己的感覺控製在這個境界。恰恰相反,他隻是自以為已經了不起,而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自以為高人一等的人大多不能正確地看待自己,並且最容易走進自己重複自己的怪圈。因為他被自己頭上的那層光環迷住了雙眼,有些眼花繚亂,有些飄飄然,頭重腳輕,搖搖晃晃,如同醉漢。伴隨著歲月無聲的流逝,你自以為已經走了很遠的路,有一天,當你突然醒來一看,才知道自己還停留在當初的出發點上。也許到那時,你才會發現,同齡人及周圍的世界已經變得麵目全非。山上已是旌旗爛漫,你卻仍然躺在山下的池塘邊孤影自憐。也許到那時,你才會爬起來,扔掉頭上的光環,走出怪圈,不再重複自己。

當你驕狂自得的時候,你可以摸一摸自己的頭頂上,是哪一層光環迷住了自己的雙眼。及早把它扔掉,你會輕鬆許多。

幾千年前的中國人就告誡過我們: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

你看,我們所感覺、知覺到的那無邊無際的天體,它也是在永恒地流轉不息,旋轉前進。我們與萬事萬物一道,都存在於這個流轉不息的天地之間。大凡有誌之士,要修成德行、學問、事業、功名,也應效法天道,永無止息地努力、前進、創造。

麵對不知有幾十幾百億光年廣大的宇宙,麵對不知存在過幾十幾百億年歲月的宇宙,我們人類算得了什麼?麵對存在過幾百萬年歲月的人類,麵對全世界60多億人類同胞,麵對可以在海底修鐵道,可以上月球,可以把衛星定點在固定軌道,可以探測到距銀河係20億光年的超亮星係的人類同胞,我們個人的全部能量、全部所得、全部所成,一切的一切,又算得了什麼?

自以為了不起而自鳴得意,問題就出在自己對自己錯誤的認識上。我們本該不斷地擁抱新的自我——一個比一個更美麗動人的自我,可是我們如果自鳴得意,那就會總是舍不得放不下那位麵目已朽、風韻已衰的自我。

我們生活在時間之流,既不可能讓時間凝固,更不可能讓時間倒轉。過去的一切都已經過去,無論多麼輝煌都已經過去,對我們的生命實際上不可能構成新的意義。現在是一個不斷成為過去,不斷迎接未來的時刻。所以,不斷地對我們的生命構成新的意義的惟有未來。未來的一切可能性都存在於我們的生命運動之中。隻有麵向未來的生命才可能重放光彩。

我們太應該認清自我,以便不使自己混同於他人,從而實現自我,而不要抄襲別人,更應該不斷地超越自我,不要使今天的自我混同或抄襲昨天的自我。

麵向未來才能實現對自我的超越。那位學識淵博的浮士德所大聲宣稱的“我永遠不能滿足自己”,就是一句不斷否定自我,不斷超越自我的誓言。海德格爾的超越理論對我們也有一定的啟迪價值。他在竭力張揚“親在”,即“人生在世”,“在——世界——之中”的前提下,對自我的必然被超越、自我如何被超越作出了深刻的思辨,概括了超越的三條途徑——實際上是超越的三個方麵,即超越世界、超越他人、超越現實。

如果我們能夠把自我放在這樣一個不斷被拷問不斷被超越的境地,我們就會迎來“一個比一個更美麗動人的自我”,使我們的生命總是呈現為一種全新的狀態。這樣,一切自鳴得意,驕傲自滿和高人一等的情緒就會煙消雲散,最後不得不在謙遜中找回自己的坐標。

3.充分聽取別人的意見

在社交上,有些人不喜歡聽取別人的意見,心目中隻有自己。而且還自以為比別人高明,事事要占上風,好出風頭。對於這類人,即使是你有很大的本事,見識比別人高明,也絕對不能使用這種態度。由於你這樣的做法,根本沒有給別人留下一點一餘地,而采用趾高氣揚而又蠻橫的方法,使別人感到窘迫,無路可走,便明智地不想同你一般見識。如果有這種壞習慣的人,所有的朋友和向事,肯定沒有一個人向你提供意見和看法,更不敢向你進一步提出忠告。這類人,人們往往不想接近他,並且有時會產生看而生厭的情緒。這類人應當有自知之明,逐漸改變其不良習慣。

你應當明白,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談論的話題十有八九不是學術性上的問題,或國與國之間的外交上的原則性問題,所以是非標準性的,這樣,你的意見和看法並不一定是正確的,合理的。而別人的意見和看法也不一定是錯誤的,無價值的。有這種毛病的人,即使是你比別人聰明,想從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見解,也不能用這種方法來對待人,何況,平時的交往所說的事情大多是平凡的,不必費心費時作更高的研究和爭辯。我們日常所交談的目的,消遣多於研究,大可不必認真,大家說說笑笑便行。希望你不要自作聰明,對別人不要隨便說教。即使是你的說教有一定的見解,人家也會很不樂意接受。要說教應當婉轉,采用征詢的口語說出你的看法、見解,人家才比較容易接受。所以,你不要隨便擺出架勢來教導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