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緣滅緣起(1 / 3)

乾隆十三年二月,乾隆帝奉皇太後率皇後東巡。駐趙北口,至曲阜,謁孔林。至泰安,詣岱嶽廟,登泰山。三月駐濟南,幸趵突泉,侍太後閱兵,幸曆下亭。

時經一處桃花盛開的漣水河道。

春花爛漫,碧波蕩漾。浩浩蕩蕩的遊船上,一行人正擁戴者一個不惑之年的男人走入船艙。

“皇上,此次東巡收獲還是挺大的。各地官員都恪守職責,勵精圖治。皇上您所到之處,明察暗訪的,也都是聽得百姓所言。從上至下,一片祥和。這是皇上的功勞,是老天的垂憐,更是我大清之福啊!”翰林院大學士任滄海首次吐露真切的誇讚之言。

那乾隆帝聽了自是欣喜不已。太監總管將他扶至龍塌之上,隨即遞上一杯銀耳雪梨羹。

“愛欽莫要這般言語。如若再傳入皇後的耳朵裏,又該嘮叨朕的不是了。”他名義上是製止著,卻笑眯眯地嘬了一口羹湯。“嗯,小李子,你這做羹湯的手藝是越來越精細了。”

“奴才服侍萬歲爺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萬歲爺這般誇獎奴才,可真要折煞了奴才。”伴君如伴虎,每次皇帝誇獎別人的時候,總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這李玉自然小心謹慎,不敢有半分怠慢。

“瞧瞧這個狗奴才,經不起誇的。任滄海,你說是不是?”

“嗬嗬,萬歲爺真是愛開玩笑啊。”任滄海是兩朝元老來著的。他的年歲與乾隆相差不多,從記事起,就被爺爺和父親培養著。待到中了殿試探花郎,便跟著乾隆了。那時,乾隆還隻是個小小的皇子而已。不過,他是和弘曆打小打架對罵過的,自然知曉這人的脾氣。就算後來弘曆成了乾隆皇帝,他當上了翰林院的大學士,也仍然不卑不亢。所以,他也是朝廷中極少數敢和皇帝老兒唱反調的官員。

“哈哈哈,好你個大清朝的魏征!”乾隆不但不氣,反而還大笑起來。那彎腰的太監總管李玉這才鬆了一口氣。幸好有任滄海跟著,要不然,他這條小命早被皇帝給嚇死了。李玉暗自捏了一把冷汗。

“這檔口是到了哪兒了?”乾隆想著回京前再好好戲耍一番。做皇帝的總有這般那般忙不完的事。有時候,他真想當個平民百姓得了。

“回萬歲爺,這是過了漣水了。不稍片刻,該上岸坐鑾駕行走一番了。等明日到德州,再登舟回鸞。”李玉甩甩衣袖,躬身進言。

“好,不過,待會兒朕想走走。讓鑾駕在後頭跟著就是了。這一路的桃花甚是妖嬈,令人陶醉。若不趁機賞玩一番,其不辜負了這良辰美景。”乾隆兀自下著諭令,偷瞟一眼任滄海。那任滄海一聽乾隆又要走馬觀花,頓時黑下臉來。但人家是皇帝啊,他隻是個臣子。再反對,隻會找來一頓罵。皇帝老兒還不是我行我素?可惜了他剛剛的一番苦口婆心。

任滄海別過臉不再看著斜靠在龍塌上的皇帝。

入夜,皇帝要安寢的時候,富察氏緩步到來。

“皇後這一路總是陰鬱難解,朕深感愧疚。倘若上天肯憐朕之心,定讓他奪走我這副軀體,來代替皇兒的生還之機。朕——”

“萬歲爺,別說了。臣妾寧願自己去了,也不要萬歲爺您涉險一丁點。璉兒無福,琮兒命比紙薄。這是臣妾的命罷了。萬歲爺休要責怪自己。否則,臣妾該自責不已了。”

乾隆讓出龍塌,牽著富察氏的手走到窗口邊。月色如溝,花香四溢。富察氏不言語的輕靠著皇帝的肩膀。他們夫妻一向是恩愛有加。

當然,這恩愛有加,也紅急了旁人的眼。眼中釘肉中刺,如鯁在喉都不足以形容此刻烏喇那拉氏的心情。同樣是伺候皇帝多年的女人。憑什麼人家就可以琴瑟和鳴,夫唱婦隨啊?她也是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女人。她的愛,從來都不少於富察氏。在她心中,自己才是這個世上最愛皇帝的女人。常年的積怨累積成一座不可撼動的巫山。

她必須借機鏟除這個絆腳石。為了自己的皇兒,更為了自己的前途。如果,富察氏死了,皇帝的心便能回到她的身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