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初絕大部分人可能是出於合作的目的,但來過肖老師那裏幾次以後人們的目的性慢慢變得模糊了。很多時候過來就是來看看肖老師,聽他充滿激情地發表些健康演講,吸收一些他的激情能量,感受一下在一種辦公環境裏少見的多少有些家的和諧和溫暖的氣場。
說到肖鴻鈞老師,覺得有些無處下筆,不知道該怎麼描繪他,不知道該怎麼給他定位,因為他社會頭銜很多。辦公室天天高朋滿座。他每在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他即興健康演講的小講堂。他激情奔放,渾身充滿著無法掩飾的能量場。他不是純學術權威,但他的身影卻活躍地遊走在京城很多時尚健康講堂。很多人受益於他的講座,受益於他的一些身心靈健康方法論。而且我很多次在肖老師身邊看見一些重複出現的熟悉的麵孔,雖然聽的可能是肖老師重複在講的身心靈理論,可能是類似的養生方法,但這不妨礙這些可能是潛在的合作夥伴或朋友,帶著樂嗬的心態重複來到肖老師的辦公室,喝茶聊天談談健康的活法,談談健康產業的合作機會。
我想起初絕大部分人可能是出於合作的目的,但來過肖老師那裏幾次以後人們的目的性慢慢變得模糊了。很多時候過來就是來看看肖老師,聽他充滿激情地發表些健康演講,吸收一些他的激情能量,感受一下在一種辦公環境裏少見的多少有些家的和諧和溫暖的氣場。
所以肖老師朋友很多。
來和他談合作的人也很多。
有緣的便漸漸地成為他辦公室茶位上的座上客,不一定非要有什麼目的。
因此對我來說,與其說是肖老師的項目,不如說是肖老師這個人,讓我有一種開心和暖暖的感覺。他的熱情感染我,他的激情感染我,他的親和力和人格魅力讓我有興趣和他一直保持著一種比較緊密的朋友關係。還有他某種意義上的透明,以及時尚的簡單和淳樸。
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走進他的項目,也沒有去試圖了解他的方法論。
直到今年夏天的一天,他打電話請我去體驗他在懷柔郊區的一個身心靈健康訓練營。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我們幾十個人待了三天兩夜。
肖老師是從頭到尾的主講老師。
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近肖老師。第一次在一個正式的講壇聽他講身心靈健康理念,講方法論;也是第一次看見他的人格魅力,他的能量場如何蕩漾在這個會場,蕩漾在每一個學員的心中。
來參加訓練營的人幾乎都是有各種健康問題困擾的,而心靈健康的各種隱患也都存在於每一個人不為人知的心靈角落。不是每一個人在這短短的兩三天都有時間打開心門表露心聲,但是從每一個人逐漸露出喜氣,逐漸由灰暗轉靚麗的臉上,我看見了肖老師傳播的身心靈健康的理念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改變著每一個人和周圍的氣場。
而我也深刻記住了貫穿整個三天課程的主題“排心毒,增心能”——排去心靈毒素,增加心的能量。他的觀點很有意思:思想會產生毒素,知識會產生毒素。
什麼是思想毒素?
信念(捍衛自己思想、見解)毒素;
輕信權威(知識、科學),忘記事實毒素;
追求目標,過程緊張,忘記目的毒素;
將情緒看做真相的毒素;
將合理化作為借口毒素;
……
在整個訓練營的三天裏,他努力讓學員打開心門,去尋找“增心能”的秘訣,就是——
我是什麼?
我要什麼?
找出……
看見……
做到……
然後他簡單地提出排心毒的行動計劃就是:找出真實的;看見找出的;做到看見的。
那次訓練營,我看見肖老師努力在倡導一種新的身心靈健康理念,但囿於時間有限,他三天的課很難淋漓盡致地發揮。可同時我也看見了,雖然時間局促,很多觀點隻能點到為止,沒有向縱深方向探討,但是大家的心理、心態、狀態都在改善,每一個人都比來的時候放開了,快樂了。大家一到晚間沿著盤山公路散步的時候,都綠葉護紅花一般,簇擁著肖老師,親近著他從內到外散發出來的能量場。
回來以後的幾個月,我和肖老師見麵的密度增大了。每次見麵都會談論心毒的主題,每次探討都會給我一些感覺和感悟。
於是在采寫《零極限健康靜心係列叢書》的過程中,我就“排心毒,增心能”主題專門采訪了肖鴻鈞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