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色滿園,姹紫嫣紅,蝶蜂嬉戲;再看遠處亭台水榭,小橋流水,水聲潺潺,甚是好聽。而此時桃花也已盡開,處處粉紅,詩意盎然。一時之間,這花園竟如夢幻世界一般。
但說此時有一八歲少年,機靈調皮,身材消瘦,兩道劍眉濃密似墨,一雙大大的眼睛宛如星辰般明亮,炯炯有神,一張白皙的圓臉恍若中秋明月,一對大耳朵緊貼腦後,小鼻尖微微翹起,一張不大不小的小嘴笑起來格外迷人。總角披肩,身穿一件紅色錦袍,活脫脫一副貴族氣質。
隻見此時,他正在賞桃園中和一群奴仆盡情嬉戲,時而摘花戲草,時而狂奔追逐跑,時而緩行駐足,靜靜地享受著快樂的兒童時光。而這個少年便是東桃國的王子陶興之。
話說這東桃國,地處中原遙遠東方的一處偏島之上,因遍植桃樹,每到春季,便一片詩意夢幻的祥和氣息,勝似人間樂土,儼然世外桃源,故名東桃國。而說到東桃國,就不得不提一提那東桃國的先祖陶慶之了。
陶慶之,本是中原亂世之時的一個地方軍閥。話說當年中原大地四分五裂,軍閥混戰,戰火紛飛,一時之間民不聊生,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陶慶之在北方強大軍閥的強攻猛擊之下,不得不節節敗退,眼看著就快兵臨城下,隻剩下最後一戰了。
然而,就在這事關生死存亡的危難時刻,陶慶之不由得想起了昔日的好友們,想到他們都已經一個個戰死沙場了。而因為戰爭所犧牲的將士也是不計其數,放眼望去,戰火所到之處,更是哀鴻遍野。想著想著,陶慶之竟情不自禁,悲從中來,突然間就厭倦了現在這充滿無盡廝殺的生活了。
於是,陶慶之將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在即將城破國亡之時,攜家帶口,領著五千將士,遠渡東方,尋求避世了。機緣巧合之下,在茫茫大海之中漂泊了數日之後,陶慶之一行人竟然發現了一座海島。陶慶之隨即命令大家登上海島,而這座海島便是後來的東桃島。
登上東桃島之後,陶慶之帶領先頭部隊走在最前麵,後麵一幹人等緊隨其後。不料才走了沒幾步,竟遭到了當地土著民的攻擊,不得已之下,進行了反擊。可是誰又知道,在一片混戰廝殺過後,土著民的部落首領竟然不幸戰死了。一時之間,土著民們不知如何是好,紛紛撤退。因此,陶慶之等一行人總算可以暫時安營歇息了。
不知不覺,又過了數日,陶慶之見眾人都已經休息足夠,也慢慢恢複了生氣,所以想著準備開始建設新家園了。然而就在這個時侯,突然有一名士兵從外麵走了進來,對著陶慶之說道:“稟報大王,帳外有一人自稱是前幾日與我們廝殺的土著民中的一名族人,名喚洪安民,請求覲見陛下。”
陶慶之感覺有點意外,也想弄清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於是對著士兵說道:“讓他進來吧!”
“是,陛下!”士兵說完就走出賬外去了,隨後領著洪安民進來了。
洪安民一進帳就立馬彎腰俯身說道:“參加陛下,我是桃源部落的理事總管洪安民。前些日子,我們部落的首領不幸被陛下的人所殺,現在部落內亂。眼看著部落即將四分五裂,我實在是不忍心啊。所以洪某今日到來,乃是懇請陛下能夠助我一臂之力,說服族人歸降於陛下,使我部落不至於因為內亂,而被其他部落有機可乘,順勢吞並啊!”
隻見陶慶之端坐於帳內正中間一張紅木大椅子之上,一聽洪安民一脫口便是十分流利的中原話,而這座島嶼又離中原很是遙遠,不由十分好奇地問道:“起來說話吧,賜坐。對了,此處離中原甚遠,為何先生懂得中原話。”
旁邊的士兵趕緊搬來凳子,於是洪安民便起身坐在了旁邊的凳子上,然後緩緩地說道:“實不相瞞,我本來也是中原人士。在我年幼的時候,為了躲避戰亂,我父親就帶上我,以及一家老小四處避難,也是機緣巧合之下才來到了這東桃島定居的。經過這麼多年的相處,才漸漸融入部落。”
陶慶之聽完之後,總算明白了不少事,但還是有些疑惑地問道:“哦,原來如此。對了,先生剛剛說你部落內亂是怎麼回事?還有你為何如此信任寡人呢?”
洪安民繼續說道:“是這樣的,本來部落首領都是由上一任首領提名推薦幾個人選,然後由大家共同選舉產生的。但是現在老首領死得突然,所以因為爭奪利益,部落裏麵各大勢力都紛紛推舉自己人,對於對手則是肆意辱罵,甚至無情打擊。眼看著桃源部落就要四分五裂啦,而周圍的其他幾個部落都已虎視眈眈,想著坐收漁翁之利!唉,我也是別無他法了,實在是不忍心我們部落就這麼散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