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資源還好一點,不過會跨星區販賣的隻有鎢、鈾、鐳等重金屬元素和放射性元素,販賣鐵礦的絕對是白癡加三級。隨便找一顆即將結束生命的恒星,然後毀滅它就能得到大量的鐵礦,而且保證純度達到99%以上。不過白送都不一定有人要,因為運費比鐵礦的價格還貴。
君不知核聚變的最終產物就是鐵麼?鐵想要聚變成比鐵更重的元素非但不釋放能量,反而要吸收大量的能量,隻有在超新星爆發時才會有大量的重元素生成。所以重金屬元素全宇宙都缺,金銀等貴金屬元素才會成為大多數文明的硬通貨。
非金屬資源裏反倒是碳元素比較好賣,當然不是用來當柴燒,而是用來製造碳納米管。碳納米管和鈦合金可以說是製造宇宙飛船的兩大主要材料,雖說利潤低了一些,但至少不會隨著時間而貶值太多。不過星際遠洋航行如果隻是單純的單賣資源,那利潤也太低了,所以並不是主流。
以拉斯爾號為例,它巨大的艦內空間排除了船員生活艙和必要的生活物資倉庫、燃料儲存室之外的空間隻有30%是用來裝貨的,而且其中隻有10%是鎢、鈾等重金屬資源,另外20%則是各種高科技產物成品。而另外70%的艦內空間則是一條完整的工業生產線,隻要有足夠的材料和能量,就算是星際戰艦也能造出來。
它完全就是按照一座工業城市來設計的!
飛船每到一個地方都會販賣一部分的高科技造物用來向當地的商人交易各種自己需要的珍稀物品或者資源,再用交易到的資源生產各種高科技造物前往下一個地方進行交易。直到倉庫裏塞滿了各種珍稀物品和資源,飛船這一次的遠航才算是結束了,然後用最快的速度打道回府,回聯邦處理這些貨物。
而現在船隊是賣方市場,所以一點也不擔心自己的商品賣不出去。
拉斯爾號的馬爾斯特·萊利爾船長是個一臉剛毅的成熟中年男子,嘴上留了兩撇濃厚的胡須,第一眼給秦風的感覺就是玄幻小說裏經常出現的那種什麼對家族忠心耿耿的侍衛長、堅守騎士道的聖騎士之類的人物,雖然隻是二線的角色,但是絕對不好惹。
“很高興見到你們,我是拉斯爾號的馬爾斯特·萊利爾船長。”
“我是閃電號的馬克斯少尉,很高興見到你萊利爾船長。”
“我是閃電號的秦風少尉,很高興見到你拉斯爾船長②。”
“我也曾經在天軍服過役,不用這麼拘束,直接叫我馬爾斯特就可以了。”
“那麼我們就失禮了。”
“拉斯爾號的物資還沒有清點完畢,這大概需要兩三個小時。這段時間你們可以先到船上玩一下,要休息的話我給兩位準備了房間,談判要開始的話法利爾會通知你們的,有什麼事情盡管找我。”馬爾斯特從抽屜裏拿出了兩張房卡遞給了秦風和馬克斯。
“那麼我們兩人就先告辭了。”
注:①你們該不會以為所有星際文明的軍事製度都是和聯邦一樣的吧?戴爾斯人的軍事製度受聯邦的影響,雖然也有少將這一軍銜,但因為軍隊數量龐大,導致軍官的數量同樣龐大,使得將軍這個軍銜並不值錢。
②星際小知識:用飛船的名字稱呼船長是慣例,因為船長代表著整艘飛船,同時這也是尊稱。
附:拉斯爾號飛船艦船數據
型號:納德斯II型巨型貨運飛船
類型:專為星際遠洋航行貿易而打造的巨型貨運飛船
尺寸:長軸10km,型深4857米,型寬5873米
質量:1079347/萬噸
動力:核融合和反物質混合動力
引擎:超空間引擎×2,超曲率引擎×1
航速:超空間引擎1000倍光速,曲率引擎200倍光速,最大亞光速七萬公裏每秒
造價:10萬億聯邦幣(真正貴的是賽在飛船裏的工業生產線)
主腦:特圖VIII型量子光腦
AI:法利爾(形象為一留著長長胡須的光頭老者)
標準船員300人,可另外搭載5萬名乘客(九層以上都是冬眠艙)
武裝:
120座激光近防炮
三座三聯裝電磁炮
60架太空戰機
其餘的登陸艇、采礦船、小型維修艦、交通艇若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