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萬人骨枯(1 / 2)

“一山難容二虎,一座江山又豈能有兩個君主。當年先帝未避免兄弟之間的爭鬥,而使得生靈塗炭,就算最後坐擁江山,也隻剩一片廢墟。假意求和,怕周邦玉不信,還請了伊破天做說客,卻是擺了一個萬人的鴻門宴。。。。。。”齊塵玉感歎的說道,如此齷齪的曆史,要不是因為看到那尊過江羅漢,想必更願意讓它隨著歲月腐爛。

“那之後呢?”付清集中注意力,正聽到重點的時候,卻見齊塵玉神色低沉的停了下來,恐怕後麵的事,就算是作為後裔的他,也不願再去提及。到底後麵發生了什麼?他握緊手中的劍,迫切的想要知道真相。

半響,齊塵玉低著頭,看著竄上竄下的火苗,忽明忽暗的雙眸,像是身臨其境般經曆了那場慘烈的陰謀。心緒複雜,不論是對是錯,現在談論的都是自己的先祖,躊躇了下再繼續道,“先帝以天下安寧為由,願以一半的江山為代價,平息當時那場陷百姓於水深火熱的戰火。

因多年的征戰,周邦玉似乎也身心疲憊,而且有伊破天在場,便不再質疑。就在舉杯歡愉,眾人相慶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喝下肚的水酒之中,早已放置了毒藥。”

“可王爺,你說當時伊破天也在,傳聞他義薄雲天,為兄弟兩肋插刀在所不惜,斷然不會與齊。。。也就是你的祖先。。。狼狽為奸,險自己的兄弟於不義”,付清心中不屑,什麼兄弟情義,在權利麵前全都成了狗屁,真是可悲。

齊塵玉心中無奈,雖然是自己的先祖,卻也無法為他的卑鄙尋找托辭,“先祖早就算計到了這點,事先已安排人在城數十裏外搗亂。伊破天見兩人的幹戈平息,亂事又刻不容緩,便匆匆離去了。等三天後他回來,木已成舟,悔之已晚。三人去其一,他對江山已絲毫沒有興趣,原想請辭,浪跡天涯,卻在先祖的苦苦哀求和懺悔下,為給百姓一個太平的天下,出征塞外,世不回朝。”

“那周邦玉所帶一萬人眾到底去哪裏了?”別說是為了半壁江山,就算是數兩金銀,割袍斷義,反目成仇的大有人在。付清是見怪不怪,但要不動聲響的把一萬人一夜間,不留痕跡的從世間抹殺掉,這卻是有些困難。

“當年先皇駕崩之前,悔不當初,本想前去周邦玉的墓地磕頭謝罪,但因為處理後事的親信在一次征戰中,不幸身亡。所以,就連先皇自己,也不知道連同周邦玉的一萬人的最後去向。隻聽親信曾經提及過,挖了個萬人坑,把人全埋了。多年的暗訪,也不得果,最終先皇鬱鬱而終,此事便不了了之。隻是。。。。。。”因果循環,善惡到頭終有報。是孽,便終會不得善果。齊塵玉再度憂心忡忡的看向右後方的羅漢,幾百年前的錯,恐怕會再度掀起一段腥風血雨。

萬人坑。。。活人墓。。。殘雪心頭一顫,“或許,我知道在哪裏?”當年為了那朵死亡之花,還和伊天城曾經去過活人墓,隻是,往日柔情瀝瀝在目,卻已是物是人非,黯然回首,隻留皚皚白骨悲戚人間。

“殘姑娘,你剛才說什麼?”殘雪說的那幾個字,齊塵玉聽的真真切切,卻不敢相信。

“或許,我知道那個萬人坑在哪裏?。。。就在五毒崖不遠處,有一座陰森恐怖,卻無人敢問津的山穀。相傳,那是某個君王為了鏟除異己,而挖掘的活人墓。裏麵被丟棄了數以萬計的白骨,因戾氣太重,那裏寸草不生,所以也沒有幾個人敢過去”,殘雪悠悠道。月圓人缺,要是當時就直接死在那裏,現在或許就不會如此的痛苦。

記憶定格在伊天城的那一刻猶豫,還有他刺進父親的那一劍上,想要擺脫的夢魘,再度悄然的向殘雪席卷而來。

聽殘雪的語氣,看來是自己去過那座活人墓,但是為何而去?又發生了什麼事?齊塵玉沒有開口問。但能肯定,在那裏,一定發生了對她影響深重的事。添了幾根木材,隻希望她能從冰冷中走出來。

實在是駭人聽聞,不論是從齊塵玉還是殘雪的口中,了解到這段不為人知的曆史,都讓一旁的付清久久的震驚著,坐在原地而忘記了言語。

廟外電閃雷鳴,驟雨“劈裏啪啦”的下著,毫無停歇之意。幾顆重雨透過瓦片上的漏洞,打進廟中,低落在殘雪的肩頭,一陣冰沁襲身,她瑟瑟的打了個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