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寫作文不再難(2 / 2)

豆豆從小就經常被我們帶出去旅遊,在遊曆中也逐漸增長了孩子的見識、開闊了孩子的視野。其實,早在豆豆很小的時候,隻要有機會,我和老公就會帶他四處走走看看。當時,我們的舉動還沒少遭豆豆爺爺奶奶的抗拒,老人家一是出於心疼孩子,覺得孩子年齡還太小,要是萬一把孩子磕碰著了,那不是自己找罪受;一是出於經濟成本的考慮,小小年紀能記住什麼,什麼都沒記住,那不是全白瞎了!長輩的感受我們能夠理解,但是我們也同樣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旅遊的意義就是去不一樣的地方,看不一樣的風景和人,用自己的眼鏡和心靈去發現美麗。在這一點上,大人和孩子是一樣的,隻是孩子關注的地方可能和大人不一樣,但是他終究有一天會感受並記錄下自己的旅遊經曆。如果家長在事後再給予恰當又及時的引導的話,孩子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眼鏡去觀察到不一樣的東西,這種體驗是很難用金錢去衡量的。記得豆豆六七歲的時候,還經常會念叨自己2歲多去海南三亞的事情呢,而這一切,無疑成為豆豆日後寫作中難能可貴的素材。

在豆豆的諸多旅遊線路中,要數北京之行最讓他難忘了,因為豆豆的小姑一家就住在北京,那時的他剛滿6歲。這個“小家夥”早已跟著我們走南闖北了,不過,這次遠行還是表現得格外興奮,因為終於可以見到天天念叨的姑姑了,終於可以見到從小奶奶給他講的天安門、萬裏長城了。有了這次經曆,豆豆回到家後,一口氣寫了好幾篇遊記,其中有幾篇還被語文老師當作範文在班上朗讀呢。而且早在出行之前,我們還專門給豆豆備了一台相機,隻要走到哪裏,他都會拍到哪裏,就連一向對攝影頗感興趣的爺爺都連說自己要在孫子麵前甘拜下風了。不僅如此,在旅遊途中,豆豆也學會了遇到問題如何請求他人的幫助。很顯然,外出遊玩也能極好地鍛煉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一次次的體驗、一點點的感受累積起來就成了孩子人生路上的一筆莫大的財富,當然,也是他寫作中不可多得的好素材。所以,作為家長,如果你還在替孩子發愁沒有東西可寫的話,那麼,就請趕緊讓生活浸潤你的孩子吧,讓孩子多經曆一些事情,為孩子多製造一些體驗新鮮事物的機會,恐怕沒有什麼能比這更能豐富孩子的生活和體驗的了。

當然,在你給孩子“下鍋的米”的同時,還要教會孩子擦亮眼睛,學會觀察生活、領悟生活,否則,生活再豐富、體驗再新奇,孩子也無法感受到其中的多彩,無法領悟到其中的新異,到頭來,照樣還是頭腦空空,充滿“沒有東西可寫”的愁苦。

記得豆豆第一次的北京之旅,一向酷愛軍事的豆豆爸第一個提議就是帶兒子去軍事博物館看看,其實,與其說是為了讓兒子開開眼界,但不如說是了卻他這個大男孩爸爸多年的心願。在這方麵,豆豆還真是像極了他的老爸,一聽說可以看到飛機大炮,那叫一個來勁。在一架頗有曆史來頭的飛機前,豆豆怎麼也邁不動腳了,豆豆爸就抓緊時機,給兒子講解,啟發他觀察飛機起飛的過程。豆豆看到飛機起飛前的“助跑”,機身離開地麵的瞬間“衝越”,很有感悟地說:“飛機起飛前要積蓄力量,要助跑,人也一樣,要想像飛機那樣自由翱翔,就要在起飛前奮力奔跑,積蓄力量!”後來,這次見聞又成了一篇得到很多好評的作文。看來,讓寫作題材變廣泛的同時,引導孩子養成善於觀察、勤於思考的習慣,也不失為培養他們寫作水平的好方法。

總之,要讓孩子喜歡寫,還要讓孩子有東西可寫,而要讓孩子有東西可寫,就要讓孩子有機會走出課堂,走入大自然,盡情地去玩,真心地去感受生活,這樣不僅既提高了孩子的寫作能力,而且還促進了孩子和他人的情感溝通,這難道不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