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臥佛寺(2 / 3)

“喲,動作很嫻熟啊,”時雨揶揄他,“以前幫誰係過吧?”

沒想到許仲騫大方地承認:“是啊,當年在寧城出差的時候幫女朋友係過,被嫌棄笨手笨腳,不得不下苦功夫練個百八十次。”

時雨不知道說啥好,這人真是……他絕對是在內涵她!

見她語塞的樣子,許仲騫眼中的笑意更濃了,拍了下她的腦門:“坐好,出發了。”

油門一踩,車子很快駛出了停車場。

安西是個很小的縣城,曾經隻靠農業維持經濟,近十年來,這一代旅遊業飛速發展,安西也憑借著幾座新發掘的石窟成為西北旅遊線路上的新星。也正因為如此,臥佛寺才被納入今年翻修的重點古建築名錄。

從臥佛寺出來,不到10分鍾時雨就提醒許仲騫,馬上就到目的地了。安西縣城很小,開車繞一圈估計還用不了一小時。

聞見食物的香味,時雨心情極好,指了前方某處給許仲騫看:“看見那家紅色招牌的店了嗎,就那兒,是當地特色,特別好吃!你先找地方停車,我去點菜等你。”一邊說著,時雨開始咽口水了。這是她來安西後,來得最勤的一家餐館。餐館不大,但做出的菜都是她的愛,比如燜餅、驢肉黃麵涼皮……

點完菜,許仲騫卻遲遲沒進來。時雨以為他找不到地方,起身出去迎他。

許仲騫從停車場往餐館走,在拐彎處見著兩張熟麵孔,是時雨幾年前認識的那對賣水果的夫妻,他記得丈夫好像姓劉。他們在停車場出口旁邊支了個移動水果攤,眼下正是石榴和柿子成熟的季節,小攤的生意很好。

劉氏夫婦也看到了許仲騫,妻子碰了碰丈夫的手臂,讓他看許仲騫。三人目光一對上,表情都很微妙——他們認出彼此了。

時雨就是在這個時候走過來的。她看到了劉氏夫婦,不過他們沒看見她。丈夫正盯著許仲騫,訥訥地:“你是……你是幾年前給我錢,讓我們每天給時雨送水果的那位先生?”

許仲騫點頭。

丈夫哂笑,妻子的臉紅一陣白一陣,神色複雜。

時雨沒聽清他們說什麼,往前走了幾步。劉氏夫婦看見時雨,一怔,表情更奇怪了。

“你們認識?”時雨非常意外,她對這事的好奇程度已經蓋過了鬧掰的昔日好友見麵的尷尬了。

許仲騫怕時雨心情不好,握住她的手,低聲說:“嗯,幾年前見過。”

妻子率先反應過來,她對時雨淡淡一笑:“這不是時博士嗎,沒想到還有機會再見到。”

這語氣……時雨知道,他們還在為當年催他們還錢一事生氣。她雖然心裏不怎麼舒服,一時之間卻也沒脾氣,隻是不知該用什麼心情麵對他們。她隨意打了個招呼:“好久不見,你們來安西了啊。”

幾年前,劉氏夫婦在隸屬於安西縣的菩水鎮生活,那也是他們第一次遇見時雨的地方。後來他們的經濟得到了改善,便在安西縣城買了房,舉家搬了過來。他們在小區門口開了一家小賣部,平日裏家中老人負責看店,他們繼續幹老本行,在縣城人多的地方擺移動水果攤。

和幾年前相比,他們收入穩定,有車有房,在同村人裏屬於混得特別好的。然而他們心裏始終有一道坎,如果當年時雨沒有急著催他們還錢,他們或許早就把小賣部對麵的水果店盤下來了——這是他們奮鬥的新目標。

因此,一見到時雨,妻子心中的不忿又浮了上來,忍不住擺起臉色:“托您的福,過得還湊合。隻是前些年急著還你錢,到現在還欠著好幾萬帶利息的外債。”

時雨心口一緊,說不出話來。這件事又何嚐不是她心裏的一道坎,自從被他們拉黑,她耿耿於懷好多年,總是問自己,她是不是真的做錯了?

妻子見時雨不說話,上下打量了她幾圈,眼神落在她的挎包上,看似不經意說了句:“這個包真好看。挺貴的吧?”

“是挺貴的。”

令劉氏夫婦意外的是,接話的人是許仲騫。他語氣平和:“像這樣的包,她家裏還有十幾個。不止包,她還有車、有房,還有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