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先取司隸 再後揚州(1 / 1)

“主公,屬下以為還是先取司隸,再謀揚州較為符合我都護府的利益。”

荀攸忽然開口,登時引得全場注視。

不管從什麼角度來說,現在荀攸都還是王耀的謀主。他不發表意見還好,可一旦正式道出看法,即便王耀也需重視。

“噢?願聞其詳。”

迎著主公飽含鼓勵的目光,荀攸頓感安定,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道:

“曆經數場動亂,司州單論本身而言並無多少價值,為謀取此地而與劉寵、曹操近二十萬兵馬交戰算是得不償失,然司隸本身沒有價值,不代表它不具備其他的價值,其接連七州的獨特地理環境,也正是我都護府最需要的。隻消拿下司州,即可繞開涼豫直取益州荊州,而且即便我們要對涼豫開戰,占據司隸能再增添一麵攻勢也是極其有利的戰略優勢。”

“還有一點就是不能再坐視陳王繼續發展下去了,劉寵身為漢室宗親又擅於蠱惑人心,若讓他吞並了曹操奪得皇帝歸於舊都,往後不知要給主公大計帶來多少麻煩。主公既要重建秩序,那似劉寵這等守舊皇親就要趁早打壓,因為他們遲早都是我方的死敵,絕不可讓其強大起來。”

此話入耳如洪鍾炸響,登時便讓王耀雙眼微眯,整個人都為之警醒。

是也,自己既要開創新帝國,那妄圖重振舊漢山河的這些忠臣們就是他無法化解的仇敵。

麵對此等死敵,不趕緊把他滅殺還等什麼?難道還要給劉寵充裕的時間來發展壯大,成為自己的心腹之患後才開始著手對付麼?

完全可以預見,劉寵打敗曹操後必會立即奉迎皇帝歸於舊都,接著便會立刻重建中樞朝堂。同時做出此等壯舉,立下巨大功勳的劉寵自會聲望大漲,屆時他要想招兵買馬那就容易了。中央司隸開始重新運轉,陳王大軍嚴防死守各處險關,接著一道又一道的詔令發往天下收買人心,當真是難整的很。

這天子詔令不接吧,其內容又是愛民惜民為民請願,不接就會顯得諸侯殘暴,百姓也會覺得陛下仁慈,從而逐步將諸侯們獨立自主的人設搞成亂臣賊子。

那你說要接詔吧那也不行,反正不是皇帝的地盤,詔令上他自然想咋寫咋寫,主打的就是一個寬仁愛民,左右他都是不虧血賺,再怎麼不切實際也無所謂。詔令說皇帝不忍見到百姓忍饑挨餓,要求各地直接賦稅減半,再大設粥棚開展賑濟,這詔就問諸侯們怎麼接?稅錢腰斬這是不可能的,糧食寶貴自己用都不夠,哪裏還有多餘的給災民用?再者這就是個無底洞,亂世不終結,救濟是救濟不到頭的,且奉詔賑濟,那些得到恩惠的百姓是感謝諸侯呢,還是感謝皇帝呢?

到頭來諸侯出錢出糧出人出力,好處卻被皇帝給占了,這誰會甘心?

可以說隻要叫陳王裹挾住皇帝持續下詔,他基本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源源不斷的詔令可以在持續削減諸侯威望的同時給他帶去好處,而且也無形限製住了諸侯們,倘若對司隸進軍,豈不就是不滿皇帝體恤百姓之詔令?在陳王勢成後,就算是強大如都護府要想對司隸下手,都會感到尤為棘手。

“公達所言有理,看來這司隸是不得不打了,不過至於揚州呢?”

“揚州同樣重要。”

提及揚州,荀攸當即不假思索道:

“豫州袁術與我北域都護府交好,我方不好隨意朝豫州動兵,可孫家則不然,無論是孫堅還是孫策皆與我都護府無有淵源,對他們下手也沒啥過不去的。”

“而動揚州,勢必也會影響到袁術和劉表的利益,他們能忍讓那就算了,倘若不能忍更是最好,隻要是他們下邊的部隊先行動手,我都護府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攻伐豫荊之地了。”

“好計!軍師好計!”

荀攸一席話道出,登時引得場中所有人麵露笑容。

先拿司隸,是為防範劉寵做大,這沒什麼好說。而接著拿揚州則就是巧妙了,己方和孫家沒啥關係,向揚州動兵無可指摘,可揚州境內有袁術和劉表的部署,動揚州必然會觸碰豫州荊州的利益。

這就巧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