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先生的話讓問天放鬆下來。“懷疑誰?”,看樣子陰先生並不打算放過問天,“天下人”,問天答道,“包括我們和你的爺爺奶奶?”,“這要如何解”,問天有點猶豫,“原來你隻是言語上的巨人罷了”,“這完全是個陷阱,如果說‘是’純粹就是找殘廢”,問天心裏想,但是嘴上卻不敢怠慢,回答道:“問天從未想過要懷疑先生們和爺爺奶奶”,“覺得我們幾個能和聖人比較嗎?”,“問天從未見過聖人,不知如何比”,問天自認回答的不錯,起碼沒有留下明顯的把柄。“我們幾位先生之間比較一下吧”,武先生冒了出來,問天一時沒轉過腦筋,問天想了想,畢恭畢敬的回答:“先生們各有所長,不好比”,問天有點佩服自己了,“那就以我之短比陰先生之長吧”,問天覺得今天一定不是個好天氣,就算現在不錯,等會也會變天,“這樣的話,武先生應該有所不如吧”,問天給自己打足了氣,回想起5年前的那塊青石板,問天的神色變了變,武先生可是教訓自己最多的人了,每次都讓自己不堪回首,偷眼瞄了瞄自己的功法先生,發現他並未動怒,問天的小身板挺了挺,“我的哪些短處啊?”,武先生沒有理會問天的變化,依舊問。
“這是武先生嗎?”問天暗想,“比他1年裏說的話都多了”,問天誇張的想,“問天不知先生短處”,問天決定迂回。“不知就說不如,你很有勇氣啊”,“不是這樣的,我當時想的應該是武先生的陣法”,問天急了,在武先生頗具威脅的話語下,問天直接認慫。“我的陣道與陰先生的陣道比當然有所不如,那就以我之長比陰先生之長吧”,“這樣如何比,所屬不同啊”,問天有點暈,“不能比嗎?”,問天直感自己頭皮發麻,“如何比?”,“打一場就行”,武先生很直接。“你覺得誰能贏?”,“這是要變天了嗎?”問天自問還算聰慧,卻不知要如何答。
問天抬眼看了看自己的爺爺,發現他正笑眯眯的看著自己,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問天不死心,又看看自己的奶奶,發現奶奶也一副風高雲淡、飄然出塵的神情。其他的先生,問天不用看也知道這回他們靠不住,隻能靠自己了,問天覺得隻有沉默才是正確的方法。“問天?”,武先生的話音傳來,這是要逼我表態啊,問天有點傷腦筋,“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終於問天覺得自己找到正確答案了,答了一句。“嗬嗬,好一個不想知道,也罷,確實有些為難問天了”,令狐先生插話。“完了完了,這老狐狸不知要出什麼幺蛾子?”,問天最怵的謀士先生一開口,問天知道這事情才剛開始。
問天心想,爺爺奶奶在此,他們不能把自己怎麼樣,最多事後受點罪,主要是把眼前這關渡過,放馬過來吧,什麼招我問天都接了。想到爺爺奶奶問天頓時又有了底氣。“打鐵能否修心?”,跳出來的是佟先生,問天有些找不到東南西北。對付令狐先生的那一套顯然用不上了,這可如何是好,打鐵和修心這根本八竿子打不著嘛。佟先生顯然不著急,慢悠悠的等著問天。眾人顯然是有默契的,都沒有出言打擾問天。回憶最初打鐵的時候,問天隻是學習辨別材料,記住每種材料的特性,這和修心沒什麼關係,問天迅速否決了辨識材料這點。13歲開始拉風箱,每天手臂腰背腿腳酸痛,前前後後持續了2年,嗯,2年筋疲力盡,好像有點關係,15歲開始正式打鐵,每天揮動鐵錘,祛除原始材料的雜質,就是這樣。“當然能”,問天放下心來,篤定的回答。“說”,佟先生一貫言簡意賅。“打鐵能鍛煉意誌”,問天並沒有彎彎繞繞,“修煉意誌即為修心”,問天有點小得意,這麼簡單的問題豈能難住我問天。
佟先生看了看問天,輕輕的點點頭,但那眼裏還是流露出一絲絲失望。問天心中一動,腦海裏閃過一點疑惑,可不管怎麼說鍛造先生這算關過了,問天想,接下來會是誰?“煉藥能否修心?”,藥先生說話了,“不要說那些我累了,我堅持了,我鍛煉了意誌,就修心了,那不是答案,我可沒有鐵匠那麼好說話”。還能這樣,問天有些傻眼,打鐵和修心還有其它的聯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答案居然不讓用,問天心裏想,這次好像不一樣啊。會是什麼呢?問天還沒有找到頭緒,眾人沒有催促問天,隻是看著他,那眼神裏有期待。問天讀得懂,但是還是沒有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