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太陽高升,已至辰時。方珂站在船上,眼望著通向渡口的官道不免有些心急,不知道為何還不見目標出現。其他人都隱藏在船艙裏,隻等方珂下令才現身。
渡口處從昨天早就已經開始戒嚴了,是以閑雜人等根本就沒有,顯示出一片蕭條的景象。
忽然間,遠遠的看見有大隊人馬從京城方向迤邐而來,分明是遼國使團已經開始動身了。
大隊人馬如一條長龍般緩緩的來到了渡口,宋國兵士們將皇帝所賜的禮物及歲幣往船上搬運。遼國王子耶魯智勇臉上帶著得意的笑容,在蔡京的親信王黼等人的陪同下率領手下人在一旁看著,仿佛是在監工一般。
待到貨物裝運已畢,耶魯智勇便與王黼等人道別,然後率人登船。有人將踏板抽掉,大船開始起航。
耶魯智勇站在船頭,在微風的吹拂下感到神清氣爽,甚是愜意。這次他奉命出使宋國,可以說是榮耀之極,且不說宋國的官員對自己曲意逢迎,極盡阿諛之能事,就是當今皇帝徽宗趙佶對自己也是不敢怠慢,一應事物供應齊全周到。看來,遼國的威望在宋國人的心目中一直是高不可攀的,須仰視才見。
他在得意之中不由想到:“難怪父王有進攻宋國的心意,看宋國現在的狀況,可以稱得上是民貧國弱,若是我們振臂一呼,隻怕宋國兵將也就聞風而逃了。若是再逼大遼皇帝禪位於父王,將來這大好河山豈非就是自己的了!”
他作為使者來到宋國,不僅僅是為了催要歲幣,順便也是為了查探宋國的虛實。如今歲幣到手了,通過與朝中的大臣們接觸,發覺他們承平日久,過慣了閑適安逸的日子,絲毫也沒有鬥誌,看來一統江山的日子也不會太久了。
他越想越美,仿佛自己現在已經擁有傲視天下的皇位一般,天下萬物皆臣服在自己的腳下,因此,他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
身邊的武士耶律多有些好奇地問道:“不知小王爺因何事發笑?”因為二人之間關係很好,所以他才敢有此一問,否則,他可不敢隨便去探聽耶律智勇的心事。
耶律智勇收住笑聲,道:“我在笑南朝人。正是他們的軟弱,才使得我們這一趟收獲頗豐。”
耶律多當然明白他的意思,自然是指此番來到宋國的目的都達到了,甚至不少官員竟然為了巴結耶律智勇而送了大量的珍珠寶貝,他們為了升官發財妄想走耶律智勇的路子,也不能不說是心思奇特。事實上,那些人的想法很有道理,既然朝廷懼怕遼國人,那麼遼國人的話朝廷就得聽,到時候,隻要遼國人一高興,為他們說上句好話,升官發財還會遠嗎?
因此,耶律多奉承道:“小王爺說的非常有道理,南朝之人都是些毫無誌氣的匹夫,又怎能與我們大遼國相比呢。”
其他武士聽了,也都忍不住開心之極,臉上都是一種趾高氣揚的神情。
很快,他們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流露出一種驚奇的神色,因為大船的左右兩側正各有一條船飛速地劃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