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2章 使者遇險(1 / 2)

蘇旭畢竟見多識廣,對寧倩楠道:“這些都是黨項人,不知他們到這兒來有什麼目的。”

寧倩楠一向在南方,根本不認識黨項人,是以對他們的服飾打扮都很感好奇,很有興趣的盯著那些人看。

那些在道路兩邊看熱鬧的人因為多是在京城中久居的,此前曾經多次見過黨項人,因此對他們並不感到很新奇,隻是看到黨項人人員眾多,服飾鮮亮,而且又是馬肥人壯的頗有氣勢,禁不住便在旁邊觀看了。

蘇旭與寧倩楠二人見那些黨項人朝自己的方向而來,忙閃在道旁,讓他們先過去,同時自己二人也順便看看熱鬧。

蘇旭向旁邊的一位中年男子打聽這些黨項人的來曆。

那人哼了一聲,臉上明顯有怨憤之色,道:“這位公子不是京城人氏吧?看來是不知道這夥人的目的。”

蘇旭答道:“是啊,小子是從別處來此的。”

那人點點頭道:“這就難怪了。據說這些黨項人來此是為了討要貢品的呢。”

蘇旭好奇的問道:“哦,這些人是來討要貢品的?為什麼呢?請老兄詳細給我講一下。”

那人道:“無非是以前我們大宋在與黨項人的戰爭中失敗了,被迫答應每年送給黨項人一定的錢物。名義上是夏對宋稱臣,是賜給夏國的,實際上還不是大宋屈辱求和。年前,朝廷沒有依照往年的慣例按時給他們送所賜的物品,這不是,他們就來索要了。媽的,真像是欠了他們的一樣,毫不客氣,居然還有臉來要。呸,這些叫花子。”

蘇旭知道那人對黨項人很生氣,隻有借著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恨意,便謝了那人。

然後,他回過身來將聽到的消息講給寧倩楠聽。寧倩楠也很生氣,憤慨的道:“大宋難道就是這樣軟弱好欺嗎?大宋的男兒難道真的是‘更無一個是男兒’了嗎?”

寧倩楠所引用的,乃是五代時期的後蜀國花蕊夫人的詩句。後蜀與趙匡胤交戰時,宋軍勢如破竹,一直打到後蜀的國都。後蜀國主孟昶一籌莫展,隻好屈辱投降。後來,時為孟昶後妃的花蕊夫人悲憤之極,便寫下了這首《述亡國詩》: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如今,寧倩楠所說的自然是大宋境內缺少有勇氣有骨氣的男子漢大丈夫了。

蘇旭點頭讚道:“此言也正是我所要說的,大宋的血性男兒都哪裏去了?”

寧倩楠笑著貼近他的耳邊,道:“羞也不羞,難道你自己不是男子漢嗎?還說別人呢。”

蘇旭自嘲的道:“我隻是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打仗自然要靠那些有勇氣有力量的男子漢了。”

寧倩楠依舊笑道:“你一個男子漢大丈夫,勇氣哪裏去了?真丟人。”

蘇旭笑道:“也是。倩楠批評的對。”他又恍然大悟的道:“你所遇到的契丹王子一夥,恐怕也是來討要歲幣的了。”

寧倩楠對宋遼之間的澶淵之盟自然是很熟悉的,因為這是屬於宋國的國恥,所以很少有人不知道的。她很同意蘇旭的看法,認為耶律智勇一夥的出現確實不是偶然的,一定是有他們的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