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元年八月,三皇子與德妃,太上皇先後出宮,其他嬪妃也各自出宮,有的被母族接回去了,有的則是自己帶著錢去了想去的地方。

隻留下麗美人陪在太後身邊。

雍和九月,女帝用私庫的銀子,下令工部以京城為中心,沿著京城,將周圍的所有管道重新修整。

淩曦兄妹幾人得到命令,將所有的銀子拿得出來用來修路。

並呼籲商人捐款捐糧,每捐款一百兩以上,就會在官道的路碑上留名,但凡經過的人,都會看到他們的名字。

並且,但凡捐了糧食捐了款的商人,子嗣都可以入學堂讀書,參加以後的科舉。

這消息傳下去的時候,所有的商人一窩蜂的堵了戶部的門,戶部尚書看到眼前的盛況,幾乎不敢相信,

“這些人,真的都是來捐款的?”

“回大人,他們都說捐款的。”

下屬激動的眼睛都紅了,在他們印象中,商人總是奸詐的,算計的,視財如命的。

卻不成想,他們居然會這麼大方,真的捐款了。

“大家不要擠,一個個排好隊,一會兒過來一個,寫一個名字,每一百人,就會換一張紙登基。

你們這一百人,就會出現在自京城去往西北的第一個石碑上。”

“大人,翠紅樓,捐款一百二十兩。”

翠紅樓的老鴇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一身香粉味兒,老遠就衝鼻子。

她這話一出來,人群立馬安靜了。

有人等著看熱鬧,有人在竊竊私語,說著翠紅樓也敢來捐銀子,簡直是不自量力之類嗯話。

但是大部分人都在觀望,都在看,看戶部會不會收她的銀子。

畢竟,翠紅樓這樣的地方,在大家眼裏,都是不幹淨的。

老鴇站的直直的,眼睛緊盯著戶部尚書,“大人半天不說話,可是嫌棄我的銀子不幹淨?”

戶部尚書嘴巴抿了抿,想起了陛下說的,無論身份如何,普羅捐贈多少,都要一一登記,不可區別對待的話。

連忙賠上笑臉,“銀子能買來糧食果腹,銀子能買來衣裙遮醜,髒的不是銀子,是人心。

翠紅樓能夠捐款,投入到修路的民生大業,臣替百姓謝謝翠紅樓。”

戶部尚書這話,幾乎讓老鴇紅了眼,她仰頭看了眼天,天空湛藍,萬裏無雲,幹淨的像鏡子一樣。

她低頭看了要戶部尚書“這一百二十兩,隻是用來試探大人的。”

老鴇微微點頭,身後的丫鬟立馬上前,“老鴇接過她手裏的籃子,“這裏,有三萬兩,是我們翠紅樓,所有姑娘們湊起來的。

我今兒出麵,替她們捐了,希望能夠為大人修路一事上,盡一分力量。”

老鴇的話,讓戶部尚書有些猝不及防,“三萬兩?”

“正是,大人可以點一下,都是這麼換了整的銀票!”

老鴇將籃子上的布掀開,露出裏麵整整齊齊的銀票。

戶部尚書目光落在籃子裏的銀票上,久久以後,雙手抱拳,“娘子大義,臣替百姓謝謝大家!”

“大人言重了!”

老鴇連忙側身還禮,此時此刻,她的臉上才露出了笑,她沒想到,她們下賤之人的銀子,大人也會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