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罷兵言和(1 / 2)

李豫與郭昕、李元諒率軍離開木鹿,向東進發。由於帶著當年怛邏斯之戰中被大食擄走的俘虜,大隊人馬行進緩慢。郭昕請示李豫同意,命李元諒率安西騎兵為前軍,先行收複失地。

李元諒東行路上相繼收複安、東安、何等國,很快兵臨康國國都薩末鞬城。

駐守“鐵門”的大食將軍哈立德得知總督馬赫迪落入唐軍設下的圈套,命部將留守鐵門要塞,率軍北上收攏米、史、康三國藩兵,共八千人馬守衛薩末鞬城。李元諒率軍攻城,受挫而返。

李豫、郭昕與李元諒合兵於薩末鞬城西。韓遊瑰率一千騎兵護衛康國國王烏迦,以及沿路收攏的三千康國兵士,同期到達薩末鞬城下。一日前,從頓建城逃來的兩千呼羅珊騎兵進入城中。城內的大食守軍人馬超過一萬,而城外唐軍不到兩萬。

韓遊瑰向李豫稟告了北線戰況,按照目前的形勢,唐軍主力應該在一周之內便能結束北線戰事,給馬赫迪的呼羅珊騎兵以毀滅性打擊。

烏迦見到李豫,跪地叩首,熱淚盈眶的請求李豫助其收複國都。

李豫上前扶起烏迦,好言安慰。

郭昕向李豫建言:“康國國都薩末鞬城與龜茲國都伊羅盧城,同為安西地區的兩大都市,城牆高大堅固,易守難攻。我軍如果強攻,必然傷亡巨大。不如繞過薩末鞬城,南下攻取米國國都缽息德城。一則阻斷薩末鞬城與‘鐵門’要塞之間的聯係,二則讓開西行通路,迫使薩末鞬城內的大食騎兵棄城西歸。”

李豫采納了郭昕的建議,全軍連夜開拔,前往缽息德城。

缽息德城沒有大食守軍,米國的五千軍隊被哈立德調去守薩末鞬城,城內隻有數百老弱殘兵。米國國王見到上萬兵強馬壯的唐軍騎兵,嚇得立刻開城投降。

唐軍進駐缽息德城後,郭昕命李元諒率軍南下,從背後突襲“鐵門”要塞。守衛“鐵門”的大食軍隊猝不及防,抵抗半日後向唐軍投降。李元諒與渾瑊、蘇岑和吐火羅諸國藩兵會師。

渾瑊、李元諒、蘇岑率三萬人馬進駐缽息德城,唐軍實力大漲。

薩末鞬城內,幾名大食部將向將軍哈立德建議,趁唐軍南下之際,放棄薩末鞬城,撤回木鹿。哈立德沒有聽取部將的建議,執意堅守薩末鞬城,陸續收攏從東麵逃來的呼羅珊將士,加上從大食本土趕來的一萬援軍,薩末鞬城的守軍人數達到兩萬三千。

李豫見哈立德不肯主動撤退,集合各軍共四萬六千人來到薩末鞬城下,動用雲梯等裝備開始強攻。大食守軍借助城牆,居高臨下,用弩箭和火油還擊唐軍。唐軍連續進攻三日,損兵折將,無功而返。李豫已經打紅了眼,不肯善罷甘休,下令各軍稍作休整,隔日再戰。

康國國王烏迦此刻的心情十分矛盾,既希望唐軍早日拿下城池,自己重新坐上國王的寶座,又不忍看到國都的變成一片廢墟。烏迦找到安西大都護郭昕,請求郭昕勸說李豫,不要再這樣兩敗俱傷的猛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