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點,張天雲從天基仙境一出來,就聽見了正在全城播放的國歌!
按照規定。
今天一天,國歌和軍歌與全民之歌,會不停的交換播放。
現在正在播放的正是軍歌--《精忠報國》,是由著名音樂家、作曲家宣武大帝所創立!
“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旗卷,馬長嘶
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恨欲狂,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何惜百死報家國
忍歎惜,更無語
血淚滿眶,馬蹄南去
人北望,人北望
草青黃,塵飛揚
我願守土複開疆,堂堂中國華讓四方
來賀!!!”
當時,這首歌一出世。
就以震撼人心的旋律,悲戚豪壯,壯麗豪放的氣勢,悲憤蒼涼的基調,震撼了所有人!
一出世,聽過第一遍的人,就能夠跟著唱下來!
一出世,所有中華兒女都明白,自己應該要學會它,傳承它,發揚它!
這首歌裏的豪情壯誌,是應該所有中華兒女都學習的精神。
為民族,為國家,為社會,為家庭,為自己。
無論男女老少,都應該無私去奉獻。
竭盡忠誠,哪怕為之犧牲一切也在所不惜。
精忠報國的血液,應該在每一個大明子民的身體裏流淌。
像是長江黃河裏所流湧的激蕩的河水,源遠流長, 希望中華文明,永遠永遠的傳承下去。
就是憑借這個。
宣武大帝獲得了除了書法家外的大音樂家讚譽。
哪怕隻會唱,不會彈琴吹簫!
也是憑借這首歌,剛剛兵諫即位的宣武皇帝。
收攬了大明士子、豪強、百姓的心!
也為即將破產的大明,打了一針強心劑。
思緒紛飛......
城中心,下了大樓的張天雲,準時帶領屬下們來到城中心的廣場。
100萬平方米大小的廣場上,排滿了早已等候的烈士家屬和送行隊伍!
兩側有士兵列隊送行!
廣場外,人群聚集。
大家都在等待著祭祀儀式的開始。
張天雲沒有多說什麼,也不需要多說什麼,隻是等著吉時到來!
麵對著廣場上的民眾,廣播喇叭裏傳出了一場‘傷人肺腑’的講話。
廣播員講述了部分犧牲者們的英勇事跡,強調了他們為了保護民眾而付出的犧牲。
呼籲民眾們要銘記烈士們的英魂,要為了保衛家園而努力。
同時,要將目光放遠,往前看。
要過得更好,要讓烈士們‘放心’!
說著哭著,哭著說著!
聽著哭著,哭著聽著!
“吉時已到,英靈上路!”
聲起,哀樂伴著歌曲(國歌、軍歌、民歌)正式響起!
隨著配樂低沉洪亮的聲音傳來,眾人寂靜無聲的抬起身邊的烈士!
而犧牲者的(烈士們的和民兵、民壯以及能找到、能確定的遇難者)家屬則是需要扶棺而行!
家無一人者,由戰士和民壯運送,記名。
送行的人中,他們中有些人還帶著自己親手做的糕點和水果。
雖然不值錢,以表示對烈士們的敬意。
一些無法前往的人們在家中擺設祭台,向烈士們祈禱。
他們希望烈士們能夠安息,希望他們的英魂能夠永遠守護著這座城市。
在國歌的節奏中,眾人起步,一片肅穆。
隻有隱隱約約的啜泣聲,和一些不由自主唱出的、悲壯的歌唱聲!
“......”
“如果祖國遭受到侵犯
熱血男兒當自強
喝幹這碗家鄉的酒
壯士一去不複返
滾滾黃河,滔滔長江
給我生命,給我力量
就讓鮮血染紅最美的花,灑在我的胸膛上
紅旗飄飄,軍號響
劍已出鞘,雷鳴電閃
從來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向前進,向前進
向前進,向前進
紅旗飄飄,軍號響
劍已出鞘,雷鳴電閃
從來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向前進,向前進
向前進,向前進,向前進
中華軍魂!!!”
從歌曲中吸收力量,化悲憤為動力,一往無前!
將近中午12時,送行的隊伍來到了城外的烈士陵園。
陵園中,一座座無名墓碑整齊地排列著,每一座墓碑都代表著一個英勇犧牲的烈士,每一行銘文都代表著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又用了1個時辰,各位烈士才一一歸位。
國牲、祭祀、煙火、香燭擺放完成!
這時候,秦家的守墓人走上祭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