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是人類一種高尚的情感,是一種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互相關心、幫助和體貼,從中互為滿足的心理體驗。這是一種純潔的、廣泛性的人際關係。而愛情則不同了,它是建立在友情基礎上,內容更加豐富,它除了具備友情的屬性以外,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具備了性意識的成分。友情是愛情的基礎,它可以發展成愛情,但友情還是和愛情有著明顯區別的。隻要我們掌握性愛所具有排他性、衝動性和隱曲性的特征,就可以區別你和對方的關係是友情還是愛情。假如你和其他異性友好、密切、無拘無束地往來,沒有任何不自然的表示,那你和他很可能是友情而不是愛情,這是用性愛的排他性來判斷的。對你試探性的語言、表現和行為,他反應遲鈍,表現得不在乎或是反感,無絲毫緊張、臉紅、不自然的表情,那麼,他對你愛情的成分就不大。他對你的幫助與關懷不回避;他對你從不悄聲細語,總是隨隨便便,大大方方,從未給過你暗示的眼神和動作;對你們的接觸他從不躲閃、回避;你約他單獨外出或看戲,他總是借口不同意。那麼你們的關係大概隻是友情並非是愛情,這是用性愛隱曲性來作判斷的。當然,單從以上這些還不能完全判斷是友情還是愛情。愛情與友情畢竟是“複雜多元函數”。對那些多情溫柔內向型和潑辣粗放的外露型青年,往往不易鑒別性愛的有無。因為多情、溫柔往往給人造成假象,使本來不是性愛的表示被誤認為是愛情;而潑辣粗放又往往掩蓋真相,使你看不出愛的表示。對方是不是喜歡你,對你是否產生了愛慕之情,心理學有一個度量表,僅供讀者參考。1對方是不是有意和你在一起,來找你的時候總有一個精心編造的借口;2對方是不是十分留心你的動態,關注你的工作和學習情況,並故意獻些小殷勤,如幫你修理拉鏈、鑰匙等東西;3對方是不是樂於向你介紹家人、親友、同事相識;4對方是否很想知道你家裏的事,常常問及你喜歡的事物;5和你在一起的時候,你的一些細節或一句話,對方是否都是留心注意,同時記得清楚;6對你的服飾、情趣等變化,對方是否很敏感;7對方是否經常送你需要的、你喜歡的東西作禮物;8在興趣方麵,對方是否有意與你靠近;9收到信後,是否願意很快回信並對你提出的問題都作答複;10對方是否有意在你麵前改掉或掩飾以前那些毛病,如邋遢、隨隨便便等;11相約一起去公園、影院,對方是不是立刻爽快地答應。以上的問題答案大部分是“是”那就證明對方喜歡上你了。假如你們已經相處了,男方會出現下列心理活動:1當你們約好相會時間,他會覺得時間難熬,有一種度日如年的感覺。首次約會,他會顯得心神不寧,盼望你的到來。2當你請他做什麼事時,他會很愜意地接受,並且會絞盡腦汁地去想辦法完成。3當你故意躲避他時,他會痛苦地回憶與你相處的情形,心自問是否做過對不起你的事。4當你對他的邀請滿不在乎、若無其事地缺席時,他會茫然若失,茶飯不思、夜不成寐。5當你因事與他爭吵時,他會盡量避免;他若無法避免時,也許會同你爭吵,但事後一定後悔、自責,會想法與你盡快言歸於好。6當你與別的男子表現得“開心”的時候,他會顯得忐忑不安,你們的笑聲會刺痛他的心。從某種意義講,這種情感流露出他的自私,但也表現了他真誠的愛慕。

2求愛的藝術

求愛怎樣引起對方的注意

求愛引不起對方注意,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一方熱血沸騰、愛心大動,另一方卻熟視無睹、毫無知覺,結果貽誤時機,終生遺憾。如何才能引起對方注意呢?1要多在對方麵前表現自己。如果兩人原本熟悉,或在同一係統、同一單位工作,那就不妨多多接觸,讓對方了解你的性格、才學和理想。要善於表現自己,不要讓對方感到你在吹牛,要自然地表現,使對方在無意中感到你的可愛。這樣,在你表示求愛時,對方會立刻注意到,並且也會投來愛之小箭。2要大膽熱烈地求愛。中國人的求愛方式一向比較含蓄、隱晦,如梁山伯與祝英台就是典型的一例。人們在感到惋惜之餘,不免想到為何不明確求愛呢?這一點,我們可向西方人學習,不要怕羞,不要含糊其辭,不要轉彎抹角,而要大膽勇敢、明確坦率地熱烈追求。這樣,就能使對方注意到你的求愛。3通過他人轉告。有時苦於某種原因,或者是同一個單位的,怕萬一求愛不成,日後相見難為情(其實這也是大可不必的),則可以通過他人轉告的方式,引起對方注意。這樣做有個好處,可以及時反饋信息,了解對方的情況及對你的態度,同時,也可請他人做點工作。有的人一概排斥他人的介紹、幫助,其實也沒有必要,戀愛也像幹其他工作一樣,何不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呢?4求愛方式要別出心裁。如果自己所追求的對象是一個明星或者有眾多的追求者,而你衝上去要引起其注意,就要別出心裁地求愛。如荷蘭足球明星克魯伊夫,球技聞名於世且風度翩翩,成為很多姑娘崇拜和追求的對象,寄給他的情書成百上千,他都未予理會。有個叫丹尼。考斯特爾的姑娘,給他寄了一冊日記本,引起他的注意,這冊日記本每一頁都有克魯伊夫自己的簽名,最後一頁是一封情書:“……我已經看過你踢的100多場球,每一場都要求你簽名,而且都得到了,我真幸運啊!當然,對於擁有無數崇拜者的你來說,我是微不足道的一個。‘愛是群星向天使的膜拜’,但我敢說,我是最有心計的一個,我多麼希望你對我有了一點印象!”這本日記本及信中所流露的姑娘的真摯感情,終於使克魯伊夫接受了她的愛情。所以求愛方式的獨創性、新奇性,會引起對方超乎尋常的注意。

求愛要不要直言以告

“不要”,有的人這樣回答。因為他(她)懂得如何暗示對方,含蓄地使對方明白自己的愛慕之情,自然就不需要直言以告了。“要”,有的人這樣回答。因為他(她)的性格直爽,求愛心切,認為愛情就應以真誠為基礎,直言相告應當是很自然的事,表白愛情是光明正大的,不需要遮遮掩掩。那麼,你選擇哪一種答案呢?選擇符合你性格、看法的那一種,就是正確的。因此,“求愛要不要直言以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要求獲得這個題目答案的朋友們,實際上隻是想尋得求愛成功的表達方式。巴爾紮克說過:“愛情不隻是一種感情,它同樣是一門藝術。”就如繪畫世界,有的畫家畫寫實畫,有的畫家畫抽象畫,他們各有特色,難比高低;求愛者有的暗示相告,有的直言以告,也是各有特色,難分優劣。但是無論是寫實畫家還是抽象畫家都要遵循起碼的藝術規律,才能有所創新。求愛作為一門藝術,也有它起碼的要求:1忌魯莽。向情人表白自己的心跡,絕不能操之過急,必須首先正確地判斷和了解對方的心意,做到知己知彼。自己有心,對方也有意,但雙方態度還沒有明朗,感情尚不成熟,這種情形即可謂最適當的時候。但即使到了最適當的時候,同樣忌諱操之過急,否則極易使對方造成感情上的逆反,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尤其是向大齡青年求愛時,更要忌諱魯莽行事,表達感情也要更巧妙、含蓄。這一點,對於雙方性格都很開朗的人來說,就顯得不十分重要,“魯莽”地相告,“直言”中皆是誠意,也妙不可言。2忌冷麵。有的男青年,整天習慣於板著麵孔,不苟言笑,雖內心喜歡某個姑娘,卻絕不先說“我愛你”。他過分沉默、過分含蓄,以至於內心裏幻想了幾千次的求愛之情,仍在毫無表情的臉上不露一絲痕跡。這種默默地“求愛”自然不會為任何人所發現,包括那位意中之人,隨著時間的流逝,機會就逐漸消失……3忌輕浮。愛戀之中的人都喜歡聽甜言蜜語,但當你向對方表露情懷之時,要切忌賣弄和肉麻的吹捧。無論是十分含蓄的人,還是十分直爽的人,故作姿態總會令人感到莫名的厭惡。4忌灰心。男女青年之間互相求愛,選擇愛侶,對方可能接受你獻上的玫瑰花,但也可能拒絕。當你熱情的暗示沒有回應的時候,不應灰心,應考慮進一步的表白;如仍遭到冷遇,不妨宣告失敗,求愛不成是常有的事,這不是受辱,也不是丟麵子,因此,豁達能使失敗的悲痛減少。“天涯處處有芳草”,豁達能給你增加機會。朋友們,當愛神的金箭射中你時,你準備怎樣向你所鍾情的人吐露衷腸呢?是暗示,還是直言?能夠做到上述四點要求,直言和不直言就可任你選擇,相信朋友們不會錯過屬於自己的幸福。戀愛是人生的必修課,隻要是健全的正常人,都會碰到這個課題。有的人談戀愛成功,有的人談戀愛告吹,原因當然是很多的,但是沒有在恰當的時候、用恰當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常常是失敗的原因之一。那麼,什麼是恰當的時候呢?什麼是恰當的方式呢?首先,要正確判斷了解對方的心意,做到“知己知彼”,掌握火候,不失時機。正確了解對方心意,需要從以下五個方麵做一下估計:1對方有沒有感覺到你在愛他(她),或者你是否覺察到他(她)對你也存在著特殊的感情;2你們之間有沒有個別約會和接觸,有沒有進行過兩個人之間的談心;3對方是經常地主動地接近你,還是有意無意地避免和你接觸;4你對於對方的家庭情況和個人過去經曆有沒有了解,對方是否也向你了解過這方麵的情況;5彼此之間在工作、生產、學習的合作中,留下了什麼印象。根據上述問題的答複,就可以做出以下三種判斷:對方有心,雙方彼此相愛;對方態度不明朗,雙方感情尚未成熟;雖然自己暗中愛上了對方,對方也知道,但由於種種原因,對方不願意接受。那麼,如果屬於第一種,就叫做時機成熟,就是“恰當的時候”,就可以提出相愛的問題。如果屬於第二種,條件尚未成熟,就要積極創造條件,以贏得對方對自己的了解和愛慕。要是屬於第三種,你就要正確對待,停止這種單方麵的願望。當你遇到了“適當的時候”,還必須采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你的感情。如果方法不對,操之過急,往往把雙方置於尷尬的境地,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尤其是接近而立之年的大齡青年,由於成年後閱曆增加,待人處事更加慎重。因此,表達愛情更應巧妙、穩健。一般說來,男方表達愛情應該主動些,既顯示男子漢的氣概,又表明了自己的真摯感情。表達愛情的方式並非千篇一律、一個模式,而應根據不同性格和不同心理特征的對象,采取不同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