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我們努力去發現,我們就會知道自然生長和活動的無窮力量。不論是小草、樹木、森林以及地球上全部植被的生長、天體的運轉,還是人體的成長和有意識的舉止行為,其中都蘊涵著無窮的能量。
走近大自然
假如我們能夠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不隨意違背它,那麼大自然不僅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練,對我們的肌體訓練加以指導,還會成為一名偉大的工程師,幫助我們維持和控製“身體機器”正常運行。
這便是力量之源。我們不但對大自然迸發出的力量有了充分地認識,而且還發現其實在我們的體內就有它的存在,並且它一直督促著我們前行。
在我們自己心中,我們始終認為自己不曾違背自然規律,但最終卻發現我們原來錯得是那麼離譜,甚至錯到了連自己都大吃一驚的程度。我們日日忙碌,根本無暇顧及自然生活,倘若我們每天舍得拿出一點點時間來好好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哪怕隻拿出15分鍾的時間,那麼我們也不至於虛度光陰了。我認為這才是最先應該做的虔誠地祈禱。
隻要我們努力去發現,我們就會知道自然生長和活動的無窮力量。不論是小草、樹木、森林以及地球上全部植被的生長、天體的運轉,還是人體的成長和有意識的舉止行為,其中都蘊涵著無窮的能量。
雖然我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自然界中蘊涵的能量,但是一個相當好的辦法卻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大自然的發展過程,那就是借助於樹木的生長:樹液由樹根傳輸到樹葉,之後開花,最終結出果實。
當然了,我們還可以從簡單處看,不管是花草樹木的生長,還是地球或是宇宙中其他天體的運轉,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大自然的發展過程。如果在你的腦中對自己的身體機能作一番研究,並在心中牢記;你就可以清楚地發現自己是怎樣違背自然規律的了。
鎮靜和從容往往隱藏於每件事的背後,無論是瞬間的生長還是猛烈的颶風,全都如此。不管是大事還是小情,比比皆是。隨著我們對自然的進一步探究和認識,我們對這種鎮靜、從容的缺乏也逐漸顯示出來。好在我們能作些彌補,不然其後果之嚴重將會不堪設想。要知道,我們對大自然進行彌補是絕對有必要的,我們必須盡快發現錯誤並且將它改正。
假如連肌肉放鬆都做不到,又怎樣做到精神放鬆呢?如果連“身體機器”的外部都失去了控製,那麼又怎麼能指望讓控製全身的神經使人的行為達到最佳狀態呢?倘若我們連“鎮靜”是什麼都不清楚,那麼我們又怎麼期望能在突發狀況下保持鎮靜呢?我們又怎麼知道她一直在每個動作背後潛伏著呢?假想一下,一旦脫離自然規律的控製,那將會出現多麼令人恐懼的後果!
處在夜間的地球一側永遠無法瞬間轉向太陽,於是它更無法將光明帶給處於黑暗中的我們。每當黑夜來臨時,那裏存在的隻是寂靜的夜晚;直到白晝的第一束曙光射向大地時,我們才會擺脫黑夜。
在寒冷的冬天,樹木處於休眠狀態是理所當然的,霜雪覆蓋著它們,所以它們永遠無法長出星星點點的芽孢;直到春天,樹木才會重現生機,抽枝吐芽,生機勃勃地生長著。到了休眠的時候就該休眠,到了開花的時候就該爭奇鬥豔;在冬季小草絕對不會不合時宜地鑽出地麵,從而導致天氣暖和後草地上參差不齊;應該在夜間凋謝的花兒絕不會在夜裏半開半謝。事實上,大自然在該休息的時候就會進入完全休息狀態,哪怕是不正常的想法也不存在。
我們越是對自己忽視自然規律的行為置之不理,我們錯過它的美麗的可能性就越大。不過在我們心裏,肯定常常無意識地對大自然做出種種回應,不然我們既不能在出現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情時就會有所察覺。人們不但能夠遵循自然規律,而且能夠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然而現實中的人們通常做出一些與自然規律不相符的事情,並且對已經違背了自然規律的做法毫無意識。
自然本身蘊藏著從容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動物的休息方式:一隻非常安靜的貓,看啊,它在此時是多麼享受,以至於它全身的肌肉都放鬆下來。要知道,它在睡覺時或者休息時都是如此。不管在此之前它有著多麼劇烈的動作,隻要它一旦安靜下來,它就會立即進入完全放鬆狀態。其他動物也是這樣,當然也存在例外,那就是人類。人自作聰明地將這個規律更改,最終也將正常的生活秩序打亂。
下麵我們觀察一下熟睡中的健康寶寶:抬抬他的小胳膊、小腿,或者是輕輕動一下他的小腦袋,之後你就會發現他一直都非常放鬆。你甚至可以把他的整個身體托在手中,這時他也不會有絲毫的緊張感,而是把自己完完全全地交到你的手中。別看他小小的身子,但卻充滿了生命的活力,他能夠在充分的休息中獲取全新能量。嬰兒般的睡眠是人們健康的保障。
然而,寶寶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不必要的緊張,並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持續增長,即便最後沒有導致像“美國病”那麼嚴重,對他力量的發揮也有妨礙作用。偉大的母親們,對於自己的寶寶,一定要用心去嗬護,因為小寶寶還不懂得小心,對於自己的身體更是缺乏關注。從小引導寶寶按照規律成長,遵守自然規律,使他們不重蹈我們的覆轍——身陷傷害、緊張與麻煩之中而無法自拔。假如我們不加幹涉,孩子們濫用神經的程度就會越來越深,進而造成極壞的影響,不管是什麼樣的結果都會傷害到人本身。既然還有繼續錯下去的可能性,那我們就非常有必要回歸自然生活了!
在這裏可以很確定地說,自然本身就蘊藏著一份從容和鎮定,無需刻意去營造。至於人們可否要它,完全可以自主決定,但是在決定之前有必要先將內心的躁動不安擺脫掉。
另外,還要將自己早已養成的緊張習慣看清並予以克服。從容鎮定始終在人們的心中,每天對自然界中的那份平靜充分地感受一下,再對比一下自己,找到缺乏之處,長此以往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認識到平靜的重要性。拉斯金曾說過:“難道在人的臉上不存在輕鬆自在的表情嗎?難道他們不曾說過這是客觀存在並富有力量的而並非努力創造出來的嗎?” 這幾句話非常具有說服力。
我們一致認為創造天地是唯一充滿能量的行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行為。要知道有一份偉大的平靜隱藏在它的背後。我們屬於創造的一分子,有義務遵守創造的原則。讓我們把一切對神經、肌肉、心髒、感覺及意誌等發揮力量產生影響的因素都一並消滅。
通過研究植物的生長過程,深入地探索和了解自然規律領域之內的自由,我們有一個重要發現——其實自由是相對於限製而言的,若沒有限製,那自由也無從談起。實際上對植物生長過程的研究很廣泛,既包括對葡萄枝自主從主莖汲取樹液的研究,又包括對樹液在樹木乃至全部植物中自由循環的研究等。
下麵讓我們設想一個情景,有一根正在生長的葡萄枝,或許它遵循了自然的生長規律,也或許沒有遵循。如果這根葡萄枝決心自己獨立生長而將莖中的纖維全部都打成結,那麼,最終結果是枝條幾乎吸取不到營養。若是如此,還會有多少葉子、花朵和果實願意留在枝條上呢?這個例子對人們怎樣將自己的生活規律打亂,將它變得一團糟作了生動的說明。
遵循規律便是自由
隻有與工程原理相符的橋才能傲然挺立;隻有與電的原理相符合的電才能成為有價值的能源。難道人類在行使個人權力時有特權違背自然規律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工作中的人們會對各種物理、機械及其他原則一一遵循,毫不懈怠,但是為什麼偏偏在處理個人問題的時候對這些原則公然違背呢?
在這裏值得一提的例子就是動物按照本能進行活動,尤其是在自由自在的老虎身上展現出來的優雅和力量簡直是無與倫比。另外值得研究的還有嬰兒隨意的表情和反應,然而孩子在未滿3歲時,就有變得拘謹的趨勢。要想讓他們不這樣,就必須對孩子擺脫限製做專門的訓練。假如想把力量發揮到最好,就必須要重新返回自由、自然的狀態,也就是要重新學習做嬰兒。
當我們努力與自然親密接觸時,最有吸引力的便是周期性:從行動到反應;從反應到行動;從行動到反應……如此周而複始,從不間歇。發現自己參與規律運作的能力,甚至發現自己也在做周期性運動——從運轉的星體、輕微震顫的光和熱中發現周期性。思考一下周期性的存在和運動,盡最大努力想象著自己參與到了一切周期性運動中去的場景,對我們而言是能獲得最大樂趣的事。
潮起潮落,晝夜更換,四季輪回,就像鳥兒定期遷徙一般,一切動、植物的生長都有周期性。由於世界萬物都統一遵循著這個規律,因此此類例子可以說俯拾即是。我們越是深入參與到其中,就會對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宇宙的周期至關重要,哪怕隻是發生絲毫的變化都會帶來災難,然而我們這些庸俗的人卻令自己身陷混亂之中,對於上帝的準則,我們可以遵守,但也可以違背;我們確信自己的辦法是最好的,而對自己的愚蠢和鼠目寸光毫無察覺;確信大自然僅僅使我們的部分生活有周期可循;確信會保護好自己,而不是使自己深受其害。肌體訓練的終點、結果及目標正是此周期規律——動靜平衡規律。並且,在我們的身體結構中,到處都具有周期性,比如:軀體;肌肉,伸肌與屈肌;血液循環,靜脈與動脈;神經,感覺神經與運動神經,等等。
當我們活動很久後做較長時間的休息;當我們活動一會兒後做短暫的休息;當外界事物能夠被感覺和運動神經清楚地感知;當我們身體中參與運動的肌肉能夠很好地運動,而不參與運動的肌肉徹底進入靜止狀態;當正在運動中的肌肉協調配合,均勻受力;當屈肌運動而伸肌靜止——反之亦如此;當我們自動形成了這全部活動和休息的能力,就說明身體已經做好聽從主人命令去做事的準備,不管是藝術上的事,科學上的事,還是家務上的事它都會義不容辭。
在我們被自然運動中的這種輕鬆自在的感覺所深深地吸引後,幾乎沒有人能夠將那種獲得新力量的感覺或是那種絕對舒服的感覺描述出來。不過,它僅僅是一種自然的感覺,並不是匪夷所思。同樣,這種輕鬆自在在獸類身上也存在,但相比人類的而言低級一些,並且它們不能像人類那樣去感知。
一般而言,想要重歸自然好像有太多的煩瑣和困擾,畢竟身體僅僅扮演了一個“仆人”的角色,倘若這個人,也就是這個身體的主人,並沒有好好利用他的自然能力,那麼,不管它受過多麼完善的肌體訓練,他這種能力始終都會喪失。自我感覺良好往往會將自己束縛住;出於邪惡的目的來使用自然的力量,遲早會將力量的發揮限製住。在不困難的環境裏生活對自由軀體來說是一個考驗,但是,有人對這種考驗是否有時來得太遲表示質疑。
我們不僅要回歸自然,而且要遵循自然規律,推崇自然精神。對它的充分利用正體現了人的能力。這是一條完全具有實際意義的真理,就像有必要昂首踏步遵循這條真理一樣。
學會像嬰兒一樣去愛
一旦擁有嬰兒般的自由,便能獲得鎮靜和從容,既然如此,那麼我們研究一下從嬰兒那裏究竟能學到什麼是非常有必要的。
嬰兒的美好和平靜雖然無與倫比,但遺憾的是很少有人去欣賞。正如在一架豎琴上演奏最美妙柔和的音樂,然而觀眾卻置若罔聞一樣。
現在就讓我們駐足、觀賞、聆聽一下嬰兒的心聲,這讓我們非常有收獲!一個新生兒若是健康的,那麼他的全身沒有一處是在浪費能量。
嬰兒的哭泣好像使他的麵部肌肉發生了收縮,但是哭聲一旦停止,肌肉就會恢複。這並非是永久性的肌肉收縮,而僅僅屬於一種誇張的肌肉運動。伴隨著每塊肌肉的運動都會發生與之趨勢相反的肌肉運動。其實哭的整個過程是一個麵部肌肉的伸縮過程,隻是這個過程帶有目的性罷了。
如果對嬰兒床做一番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嬰兒究竟是怎樣做到完全放鬆的。嬰兒付諸實踐的事情,隻要我們願意,我們也完全可以像嬰兒那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