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舍生求道有前蹤(1 / 2)

PS:看《太清道士》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如此情形,在每月的月圓之時接連出現。李山推斷,這“陰陽顛倒五行大陣”必然是有大神力之人所擺,不然的話決不會那般造化奧妙。師傅也定是花費大的代價,才能擺下此陣緣惠自身。

最奇的是大陣中人如果若是功力未夠,或者是靜修時辰不長,那陰陽木雨也絕不會出現。可笑自己隻知石中典籍,若非習得《長生訣》,也必然不知其所以。又想,師傅必亦不曉自己功力能夠突破,否則怎不相告?

在巨石之中這一段時間,李山已經知道像他這樣的道士悟道,共有四層大境界: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合虛還道。

而他因為是先天道體,八脈俱通,比其他人更是少走了修武境界的不是彎路。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使他缺乏了心性的曆煉。再加上在莫爾山修練《道家百字訣》時不知道天高地厚,硬是跳過了洗髓強行達到了“氣聚神生”境界,使得自己根基更是不穩。

幸好那時大癡真人果斷,令他到這五行大陣之中靜修,方才能迭遇奇緣,才免去了那些日後的危機。而李山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奇遇,真正達到了氣聚神生的境界,日後隻要能夠勤加習練,化神境界那更是可以指日可待。而且後麵的幾個境界恐是隻能苦熬歲月,靜待機緣了。

不過道士悟道本無任何憑仗,皆在自然而然,無為而為,不必強求,道自歸身。這番道理李山卻也是在通讀過<道德經>候已經懂得。

這一日,李山正在潛心修煉著長生訣。

忽然聽的耳旁傳來了一個親切的聲音:“山兒,三年之期已至,你是否已經功德圓滿?”李山聽到這熟悉的聲音不禁有些喜出望外,知道是師傅大癡道人,已經前來接他。連忙收功站起神來,飛速的想要跑去與師傅相見。

李山自從進入巨石這三年以來,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大癡道人的慈顏溫容,如今就能見著怎麼又能不叫他歡喜。

此刻,大癡真人正站在陣外不遠處的一塊奇形大石之上,迎風而立,衣袂飄飄,宛如神仙中人,正滿麵微笑的望著從巨石底部滑落下來的的李山。

這時的李山衣袍襤褸,狼狽不堪,麵容倒是有些豐柔玉瑩,不見削瘦。奔跑間雙目晶光隱射,額頂百會處更是泛現紫金之氣。

道人先是仔細端詳了一會李山,繼而嗬嗬大笑道:“不錯……不錯,果真沒有辜負為師的期望。現在離那“化神”境界已是咫尺之距……而且煉精還氣,煉氣還神,神虛合一……哈哈……比為師所料的更是有些快。山兒,你不愧是千年難遇的道家奇才。”

李山聽了,倒是沒有感覺到什麼歡喜,相反還很是有些尷尬尷尬,謙虛地說道:“全靠師傅的栽培……不然那裏能有弟子今天的修為”。接著又用崇拜的目光望著大癡道人,悲聲說道:“弟子三年沒有看到師傅……師傅身體可還好麼?”大癡道人見到愛徒真情流露,也是有些傷感,心底很是高興。當下暗想:算是沒白收了你這徒弟,還記得問……為師好……嗬嗬……“好……”道人大喝了一聲回答道:“你看為師不還是硬朗的很”。說完還直了直身子給李山瞧瞧。

須知道道人平日裏在李山麵前氣勢威嚴,不苟言笑。傳道度人時更是仙姿神形,情色穩若。李山更是很少見到道人的俏皮樣子。隻是不知為何,道人此次在李山麵前現在是越發的輕鬆愉悅,言行也是無忌。但是在李山心中早已視道人為天底下最為親近的人,亦師亦父。

二人片刻敘話後,一起回山,隻是回去的路有些跟當初來的時候已經有些不同了。

途中,二人邊說邊行,不覺中已是到了一處山坡。山坡旁怪石嶙峋,雜草橫生,山風微一輕送,便是呼嘯掠過,可見其勢已然極高。而在山坡旁的一處陡崖上竟有一件茅屋,茅屋兩房橫排,牆壁俱是用大石堆砌,屋頂倒是茅草鋪蓋,在此陡峭山坡上突兀的出現這麼一件茅屋,著實令李山訝異。

屋外,李山向師傅稟報了自己在大陣中三年苦修的點點滴滴。道人聽完,大吃一驚急問道:“真有此事……”?語氣中既有困惑又含著一陣驚喜。

“千真萬確,徒弟絕對不敢欺瞞”。李山回答的很是有些斬釘截鐵。

道人先是聽了哈哈大笑,接著忽而站在蜿蜒的山路上,遠眺五行陣方向,久久不語。李山見了甚是感到不解,隻是注意到真人的視線正注視著‘陰陽顛倒五行陣‘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