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初民時代概述(1 / 1)

原始初民時代又稱神話時代,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起始階段。

在這一曆史階段中,世界各國的人類,不論是何種膚色,何種語言,何種民族,幾乎都有大致相同的“創世紀”故事。

這些故事表麵上看似乎有些荒誕不經,而實際上卻有著極為深刻的內涵。他是我們的祖先對人類起源和天地生成的大膽想象和推測,是人類探索大自然和認識世界的開始。

長期以來,許多人都把人類最初的曆史稱之為神話。其實這種“神話”實際上是原始初民時的“神化”。有些文人不曉得“神話”與“神化”之間的差別,把兩者等同起來,把一切帶有神秘色彩的文化統統歸類於神話,這是一種錯誤。

比如我國著名的上古史書《山海經》,許多人都把它歸類於神話,這就大錯而特錯。

《山海經》並非神話,而是上古時代留下來的史書。

上古之世是以圖騰徽銘為政治主體的神化時代,遺留下來的史紀自然帶有上古神化性質的特色,古代的學者雖然把這些上古史記譯成了普通文字,但是並沒有對內容詳加注釋,致使後世許多人無法理解史書內容,錯把神化了的“圖騰徽銘史紀”理解成“不雅馴”(司馬遷語)的怪物,從而把它歸類於神話。

現代著名學者王大有先生在談到《山海經》時說:“稱揚祖先,必增飾諡美之辭,也就是‘神化’,局外人不知,以為是怪物,以為是神話。一部《山海經》所列諸山之神,所列祭法,所列各宗族係統,就是這樣曆史背景下的曆史產物,是集上古中華先人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於一體的宗祀(原始宗教)祖先大典。”(《三皇五帝時代》)

人類最初從動物界分化出來以後,先後經曆了崇拜大自然、崇拜圖騰物類、崇拜人祖三個重要階段。

崇拜大自然階段就產生了把天、地、日、月、星辰神化的現象,崇拜圖騰物類階段就產生了把崇拜的動植物神化的現象,崇拜人祖階段就產生了把祖宗神化了的現象。而這種神化是早期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它與憑空杜撰的“神話”完全是兩碼事。

有些不懂上古史的文人錯誤地把上古圖騰徽銘曆史改造成荒誕虛無的神話故事,這是對祖宗的不恭,也是對中華遠古文明的褻瀆。當然這隻是從曆史學角度來說的,那些借助曆史題材創作的文學作品則另當別論。

關於遠古曆史早期階段的稱謂,曆來有多種說法,如“史前史”、“原始社會”、“神話時代”等,筆者認為這些稱呼都不夠準確。因為“史前史”等同於“昨天的昨天”,是一種模糊的概念;“原始社會”又太籠統,時代感不清;“神話時代”是對人類遠古曆史的否定,就更不能使用了。為了使更多的人不再錯誤的理解中國遠古曆史,筆者把人類之初這一漫長的曆史階段命名為“原始初民時代”。

原始初民時代主要概括描述人類從誕生至進入文明時代這一漫長的曆史階段,這一時代的結束,也就是中華文明的開始。

在原始初民時代裏,筆者共選錄了具有時代特征的“帝王”六位,簡稱為“一祖三皇二氏”。“一祖”為盤古,“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二氏”為有巢氏和燧人氏。

這裏的“帝王”是時代的代稱,他們是原始初民時代各階段的代表,他們分別記錄了中華人種的誕生、成長、發展和壯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