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夷族寶鼎》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第三章神奇的桑丘
紅土紀已經持續了幾千年了,在廣袤的紅土大陸西南角落,有一條雲露河,奔流在高山之間,河的兩側是肥沃的梯田,一直延伸到山腳下。而整個河穀都長滿了遠古桑樹,這是一個很隱秘的地方,隱秘到讓人遺忘了它的存在。雲露河穀仿佛一個隔世花園,唯一可以進入這裏的是岩石縫裏的山中石道。石道的出口掛有一副風鈴,每當石道裏有人要來時,大家就會聽到風鈴的聲音。
巨大的桑樹裏不是鬆鼠的簡陋樹洞,而是桑丘人精致的宅邸。巨大的樹幹幾乎被掏空,但又未傷到樹的筋骨。聰明的桑丘人在樹裏塗滿了白膠,粗糙的牆壁變得整潔光滑。在一棵獨特的歪脖桑樹宅子裏,住著一個桑丘人。宅子的正門是開在樹幹上的一對耳朵形狀的木門,木門上一左一右鑲有兩個古獸的頭雕,木製的頭雕上各穿有一個黑色銅環。打開門,是一個方形的通道,通道壁上都是白色的樹膠,通道正對著一堵繪著一棵紅樹的牆,牆的後麵就是這棵大樹的主幹。牆的兩側各有兩副樓梯通到二樓。從牆一側繞過去,就到了一樓的餐廳和廚房,非常的寬敞。餐廳的地下挖有一個酒窖,裏麵的酒有些年頭了。樓梯盤繞樹幹而上,上麵是更加寬敞的空間。環形的通道圍著樹幹,連著好幾個房間,其中一個連著露台。書房和臥室都是向陽的,屋裏都開有窗戶;背陰的一麵都是放著物品的倉庫。
屋子的主人名叫木桑,因為販運茶葉和藥材的緣故,他的祖先曾經很富有。其實,桑丘有很多人的祖先都是富商出身。很久以前,桑丘隻是一個盛產的小山穀,祖先們經常來這個山穀采購貨物,他們用絲綢與鐵器換取山穀裏的上等的糧食、茶葉和藥材等,然後販賣到紅土大陸的各個王國。多少年過去了,許多商人厭倦了常年的漂泊,選擇定居在這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山穀。慢慢的,祖先們和當地人融為了一個族群,木桑的祖先就是其中一支。桑丘以前沒有名字,桑丘這個名字來源於河穀裏長滿的巨大桑樹。桑丘以前的桑樹比現在還要高大,但卻因為未知的原因消失掉。而談到桑樹,就不得不說一下木桑的爺爺木澤,桑丘村的村長,一個頭腦靈活的機會主義者,總是不安於河穀裏的單調生活,而是喜歡外麵的冒險故事。木澤是極少數還在走古老商道的人,據說木澤在一次商隊遠行後,帶回了仙族人的桑樹種子。在桑樹消失許多年後,仙族種子被埋在桑丘的土地上,隻用了九九八十一天就長成現在這般巨大粗壯的桑樹。而木澤也因此成為了桑丘村的傳奇領袖。旅行的成功激發了木澤更大的欲望,他嚐試著走的更遠,他想走遍紅土大陸。而桑丘人從此也再也沒有見過他。
和爺爺木澤不同的是,父親木圖卻是一個安於本分的人,他不喜歡冒險,一輩子未曾踏出桑丘半步。也許是爺爺木澤的緣故,父親一直不許木桑離開桑丘。現在的木桑繼承了父親的一切,他繼承的財富也夠自己一個人體麵的過一輩子了。木桑也像父親一樣,習慣於守護現有的一切,坐在柔軟舒適的搖椅上,品嚐著爺爺窖藏的古酒,聽著雲露河嘩嘩的水流聲。老木圖臨終前還在惦記著兒子的婚事。但恐怕他要失望了,三代單傳的木桑至今還是孤身一人。木桑特別喜歡翻看爺爺記錄每次商隊遠行的牛皮書,尤其喜歡牛皮書裏描述的各種神奇古器。這本書讓他對桑丘外麵的世界比其他人要了解的多,當然也好奇的多。每次,他都會委托僅剩的幾支還在跑商道的馬隊,幫他捎回點寶貝。馬隊裏有不少識器好手,木桑付的報酬也豐厚。久而久之,雙方就建立了一種默契,誰找到了寶貝,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大手收購的木桑。木桑樹宅的二樓的倉庫裏藏了不少好東西。
生活裏一切都是那麼的緩慢、悠閑、按部就班,直到有一天,一隊人的到來改變了一切,那就如同在一潭清澈的水裏扔下一顆石子,泛起陣陣漣漪。來自東方的消息,吸引著內心裏早已向往旅行的木桑,追尋爺爺的足跡,踏上了驚險而又奇妙的探險之旅。叮鈴鈴,叮鈴鈴,風鈴響了,一隊人馬緩緩地在古老而又狹窄的石道中行進著,帶路的僧人是桑丘對麵山上的寺廟住持,瘦小的身軀上披著袈裟,頭上光禿無餘,在黑暗的空間裏顯得格外耀眼。他常來桑丘,了解那裏的一草一木,所以每次有人想來桑丘,他都樂意帶路,當然不菲的傭金也是才是最根本的。紅土紀依然是一個信奉原神的時代,佛教作為一個凡人創神的教派,無法參透這個充滿了未知和變數的時代。佛教的信眾隻存在於中原地區,起到了一定的統治作用。桑丘附近隻有這一個寺廟,然而,桑丘人並不信佛,寺廟裏的香火不算旺,僧侶們也要填飽肚子,住持掙點外快也就順理成章了。
住持旁邊的另一個人騎在黑色駿馬上,紫色的絲綢袍子上繡滿了圖案,他是狄族王子—赫倫,他脫下了狄族戰士的獸甲,穿上了夷族人的百鳥服飾。和他的父親赫多一樣,赫倫有著極其旺盛的毛發,這從他長長的棕色頭發和胡子上就可以看出來。他舉著火把驚奇的看著石道裏的奇特景象:巨大的樹根直插到堅硬的岩石中,小一些的根係盤繞在碎石上,樹根鑿碎了堅硬的岩石,在山體裏,由內而外形成了一條自然的道路。一隊人剛走出山口,一條河引入他們的眼簾。河上有一座木橋,木橋建在瀑布口的上方。瀑布一側的橋木頭上吊慢了繩子,繩子的下麵都拴著一個圓桶,隱隱約約看到圓桶在湍急的瀑布中若隱若現。而河對岸的山上,一塊塊彎彎曲曲的麥田分布在高高的山坡上,層次分明。一條蜿蜒的小路沿著梯田一層層的由下而上延伸,每塊梯田旁,都立著一棵粗大無比的桑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