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哀後一崩事來擾,本是親來左右難(2)(2 / 3)

她轉而提醒:“綏兒也該回嘉德宮了,有著自己的宮殿卻長久在陛下殿裏,此舉委實不妥。”

劉肇笑說:“那明日讓鄭眾給你安排,月琴與月隱也該給你叫回來了。”頓了頓憂道,“隻是這蔡倫聽聞監工效果顯著,造出來的兵器皆是上等品,朕倒是沒想到他有這方麵的才能。”

她一笑說:“陛下舍不得放他回綏兒身邊了。”

劉肇淩眉道:“可你身邊也不能沒個人,玉兒、月琴、月隱雖是忠心,可惜她們都是女子,許多事終是不便處理。”

她轉而提醒:“不是還有承製嗎?”

劉肇淡淡問:“你不生他的氣了?”

她淡淡道:“他也是為陛下做事,對陛下是忠心不二,他在綏兒身邊想必陛下也放心。”

劉肇鬆神道:“那就暫時將他派回你身邊吧。”她笑笑。

星辰之下輕風相迎,伴著四周傳來的溫香,惹人神清氣爽卻綿綿睡意如影襲來,一知不覺兩人竟然有些困了,在劉保遠遠的一聲叫喊聲中,兩人才驚醒過來。

奶娘抱著劉保在遠處尷尬,劉保卻哭個不停,怕是看到他們隻抱著劉浩,卻把自己落在一旁而難過,劉肇無奈一笑,將劉保抱往懷中,這劉保竟轉瞬間就不再哭了。

次日,她聽玉兒說起,昨日夜裏皇後不知是聽了梁貴人與宋貴人之事,還是要借此而報私仇,聽聞是立即將竇太後屍身移去了一個小偏殿,竟然是說竇太後不配在永安宮,入斂之事也該草草從簡。

劉肇得知此事並未言他,在朝堂上還未發話,司徒劉方、司空張奮、太尉張酺三人連名上書,並將梁家與宋家的事在朝堂上提及,並勸天子依光武黜呂太後故事,貶太後尊號,不宜合葬先帝。百官聽後為之震驚,遂多有上書是當如此。

劉肇沉默不言,隻掃著一等重臣,將準備好的聖旨給了鄭眾,鄭眾上前報:“竇氏雖不遵法度,而太後常自減損。朕奉事十年,深惟大義,禮,臣子無貶尊上之文。恩不忍離,義不忍虧。案前世上官太後亦無降黜,其勿複議。”

劉肇的手詔堵了眾人的嘴,眾人麵麵相覷,不知道的人也心知劉肇已知此事,聰明的人也知劉肇有什麼顧忌,於是百官默不敢再言,最後決定將太後竇氏合葬敬陵,以貴人酷歿,斂葬禮闕,乃改殯於承光宮。

才剛定下這一決定,當下就有兵報說燒當羌兵擊隴西,並已寇下隴西殺了長吏,劉肇聽後在朝堂上臉色奇差,遂下令遣行征西將軍劉尚、越騎校尉趙世等討之。

太後入斂後,劉肇讓鄭眾細查當年之事,她知劉肇怕其中有人搞鬼,或許是害怕自己生母並不是梁小貴人,而是另有他人,最後的鄭眾查出來的結果,卻也當真就是梁小貴人。

她聽玉兒言陛下一直坐在宣室殿,瞅著此前梁禪姐弟遞上的信,她便隨玉兒與承製到了宣室殿,可卻發現劉方也在此,這便停在外麵並未入殿。

隱約間她聽到了裏麵的對話,劉方奏報:“陛下,梁家貴人為陛下母家,梁家有冤之事陛下也已落實,是否該招回梁家在外流放之人?”

劉肇掃了劉方一眼,沉聲問:“梁家在外還有誰活著?”

劉方小心著回:“梁竦之子梁棠、梁雍、梁翟皆還活著,聽聞被流配前的一百多口人,現下隻剩十幾人了。”

劉肇聽後撐著額頭,沉聲道:“朕知道了,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