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在寧州(今甘肅寧縣、正寧一帶)充任刺史期間,武則天篡唐之心猙獰畢現、不可遏止,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
武則天的生父武士彠原是一個木材商人出身,但她的生母來頭可不小,乃是隴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寧公楊達之女。這使得武則天自小就繼承了母親的優秀基因,聰明伶俐,活潑可愛。
父親武士彠激賞之餘,延請先生教她讀書識字,使她通曉世理。根據史書所載,武則天十三、四歲年紀,就讀了很多書,頗有些見識。
難得的是,略具才學的同時,十四歲的武則天還天生一副好皮囊,骨肉勻稱,眉目含情,姿色嬌豔。
憑著這張迷死人的麵孔,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情竇初開的武則天入選宮中成為了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
太宗皇帝喜其千妖百媚,會來事,善解人意,賜號“媚娘”。
千不該、萬不該,太宗還發現小“媚娘”居然能文識字,且遇事有主見,侃侃而談,識大體,懂禮儀,便把她從侍穿衣著的行列調入禦書房侍候文墨。這麼一來,武則天就有機會接觸皇家公文,了解到了許多宮廷大事,並閱讀了許多難得一見的書籍典章,開闊了眼界,無師自通了形形*的官場政治和權術。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太宗駕崩,按照宮廷規矩,凡是太宗的女人都被送進感業寺(供奉太宗靈位之處)出家,此生禁止再度婚配。
才人武則天也赫然出現在剃度的行列之中。
如果不出意外,武則天將在感業寺陪伴著青燈古佛默默無聞地度過長長的一生。
但意外還是發生了。
唐高宗李治為太子時,就曾在禦花園中與媚娘武則天相識,且私情甚篤。太宗忌日,高宗到感業寺行香,與妙齡豔尼武則天重逢,舊情複熾。
後宮王皇後與蕭淑妃爭寵,為了壓製蕭淑妃,腦袋缺少了半根弦的王皇後積極引進外援武則天。
武則天入宮,得高宗寵幸,很快生了一男一女,晉封為“昭儀”。
昭儀乃是妃嬪中的第一級,為正二品九嬪之首,地位直逼正一品的蕭淑妃。
而王皇後入宮後一直未能生兒育女,這時的王皇後才發現,武則天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於是,她又轉而聯合蕭淑妃與武則天展開鬥爭。
麵對兩大勁敵的聯手出擊,說起來令人駭然聽聞,武則天竟以壯士斷臂之決心,“振喉絕繈褓之兒”,親手掐死了自己所生的小公主,嫁禍於王皇後。
高宗本來就不待見王皇後,聽說王皇後居然對繈褓中的小公主下毒手,盛怒之下,就有了廢掉皇後、改立武則天的想法。
武則天乘勝追擊,又誣告王皇後與其母柳氏詛咒皇上,終於取代了王氏,含笑登上了皇後的寶座。
為了讓王皇後和蕭淑妃永世不得翻身,武則天又命人將她們各杖刑一百,砍去手足,投到大甕之中,折磨至死。
那些反對高宗“廢王立武”的大臣也無一例外地遭到了武則天瘋狂的報複: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瑗、來濟等朝中重臣一一被清除出局。
重拳打擊之下的關隴貴族集團從此一蹶不振,君主集權得到了加強,武則天也因此得到了高宗的進一步喜愛和信任。
東宮太子李忠是後宮宮人劉氏所生,身份卑微。武則天得寵,在高宗耳邊大吹枕頭風,終於使高宗改立武則天所生才年方三歲的李弘為太子,而將李忠貶為梁王。
自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始,高宗的頭痛病加重,交由武則天輔助執掌朝政,從此,王朝大權就漸漸旁落到武則天的手上。
對於武則天處理政事的能力和手段,高宗開始是既欣賞又敬服,等意識到事態的發展已超出了自己可以控製的範圍之外時,已是悔之晚矣。
高宗想收回權柄,與西台侍郎上官儀密謀廢掉武則天,武則天卻幹脆利落地以謀反罪將上官儀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