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粱畝順開始了繁雜而龐大的收集與統計相關資料的工作。在那些日子裏,同事們看到辦公室裏的繁言順,隻要一停手頭的工作,就抓起電話,四方聯係。有時為了一個數據,他要打幾十遍電話才能得到。
打電話畢竟簡單些.而上門索取資料、桉實數據可就困難多丁。強言順雖然有在中央黨校工作這塊金牌子,但畢竟向人寮要資料,或者校對數據,是件繁瑣的活兒。有幾扶粱言順抽出中午時間趕到到一個部委,說好的是幾點幾分上那及等人,可一到那兒,根本找不著人。滿頭大汗的他隻好呆在傳達室一小時小時地辱啊等。有一回他等了近三小時,剛要折身回走.有人突特拉住他的胳膊,大呼小驚地說哎呀粱博士,實在對不住,一喝稻把你逭事給忘了!快快上樓把,資料在我辦公室呢!求人的事,能怎麼著?最後還得向人家好言道謝。
以1995年《中國統計年鑒》為例,在其所州的19類546個指標中,負向指標不足10個,而反映經濟損失和代價指標的儀有3個。
這是傳統的思維模式和對經儕學認識上的映陷造成的。粱言順以個學者的身份,想為國家和民族彌補這科缺陷。
當他把吃盡千辛萬苦收集來的資料和數據進行綜音評估和論述時,那種艱辛與焦慮更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一個新理論的誕生過程,就像一次火山爆發、一次冰川恬動、一次岩層形成。裂變和掙紮,毀滅後再獲新生,否定之後衛否定,幾經輪回,無數顛覆,最後才能定型立質,拋光亮顏。
真正的理論不是空洞無物之文,它是實實在在的。隻有在鐵鑄的事實麵前,新的理論才會被普遍地接受和認識。
粱言順的低代價增長論,最先獲得的資料和第手鐵證來自郭個非常配合的環境保護部們。數據統計分析是個係統工程倥環境汙染和自然資源浪費所形成的代價,就需要從廢水排汙夫氣汙染固體廢物排放、噪聲蔣染、環境汙染及森林破壞草地破壞,人為造成的自然災害、物種喪失、土地沙化與減少水資源的浪費礦產資源的浪費和不蠱品損失等等方麵米計孱,一個項目都不能拉
個指標都不能慵,尤其對那些介於是與非、非與是之間的中性指標更要精心剁離。
其中的艱難與田苦可想而幻。走進他的書齋我看到的各種電話記錄、學習筆記和收集來的資料,可以毫雨誇張地用上來形容——而且是連綿疊起的祟山!
就說廢水排放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一個單支吧。儀這裏麵就包括了四大組成部分,分別是水汙染危及人體健康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水汙染造成的工業經薪損失、術柯染造成的農作物損失水汙染對薔牧業和漁業造成的損失。再看看數據.一十是24.1億元;一個是192.8億元,一個是137億元;一個是13.8億元。這僅僅是1992年一年廢水排放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中的水汙染危應人體健康而造成的一個立項的損失數字:367.7億元!
還有對經濟增長當帶來的社會代價的分析,包括黃、賭、毒的代價分析,艾滋病的代價分析,假冒偽劣產品的代價分析+違法犯罪時代價分析等等。
如此統計、如此計算、如此結論。
一項項。一塊塊。一個個相關分支,然後是橫麵的統計,再進行立體的整台……
粱言順的額上汗淋如雨。那汗珠既是累出來的,也是被數據震駭出來的。再算!將這些年來中國所有年份的經濟增長代價全部算出來!隻響這樣才有說服力!囤家需要這樣的數據,國人需要知道自己幹了那幺多事後到底付出了多少代價.即使不可盎免的代價也應該心裏有數。一個隻算收入,沒有代價意識的商人,不是好商).;一十國家的經濟發展史上如果沒有一本可知的代價簿,怎幺可能是完整的經濟發展史呢?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這樣的賬目。這既是對令人付出勞動的同應,更是對後人的交待。粱言順的額上能不汗雨淋淋怕出差錯,又不能有錯。
粱言順繼續潛入數據和資料的海洋中……
就像一台不知疲憊的兆兆執/秒轉的巨型計算機,日夜不停地飛旋著……
星光在輪複,日月在交替,沉靜與寂寞伴隨,激情和焦慮廝守:點點摘滴,滴滴點點;驚濤駭淮,駭誼驚濤;如雨撲灑,草木變青;如雲散落,岩崖露廓:如打紛飛,彩霞刪射……
海湖,正蹦其洶插擁抱紅樹林。
欣喜的,觸動的,悲憤的,痛苦的……粱言順思緒萬千。每一個數據部在考驗著他的理性,論證著他的觀點,撞擊著他的心弦。
他知道,要發展,必要的代價無法避免。但有人把工廠建在老百姓的家門前,任意排放有毒的汙水,致使人畜患病,草木不長,這難道是該有的代價嗎?
他知道,要發展,必須建的樓需要水泥和鋼筋。但有人把好端端的國有富礦亂采亂挖,一十百年富礦僅幾年之內便喪失殆盡,礦老板因為幣願多花幾百塊錢購置安全設施.一聲瓦斯爆炸,幾十條生命頃刻間告別人世,這難道不該譴責嗎,
還有新築的馬路一年幾回剖膛開肚,還有閑置的樓堂館所,還德複建設占用大鼉土地的工礦企業,還有黃睹毒的泛濫,製假販假,湖南告澤縣一次但灑事件致死36條人命:
八五期間,全國光破獲毒品案件就達23萬多件.涉案人數32萬多,國家投入的公安和治安經費就是幾十億。
花去幾十億的還有為了搗毀非法光盤和打非掃黃的專項經費,更有人為造成的泥石流、滑坡耕地抄化、江湖汙墊……那可是幾百億、幾千億的代價啊。
根據粱言順所掌握的資料和他的模型推得由於代價的存在,經濟增長率實際上要減少四分之一。
代價,沉重的代價!
它鐵的事實告訴我們,汀澤民同誌為什麼一再強調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要把控製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儕建設與資豫、環境相怫調,實現良性循環,同樣也告訴我們,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意義有多麼重大嗬深遠!
桀言顧對我說,接照他的模型推導,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代價其實遠遠高於中目。可見,經濟增長代價問題已經是十全球性的闡題,而且,越發達的國家其代價問胚愈顯現。
諼到人類徹底警示自己的時候了:一個不計成本和代價的經擠模式肯定是十不完善的經濟模式。一個不懂得計算成本和代價的經濟理論肯定是個存在缺陷的理論。一十民族和國家如果不清楚自己在發展中曾經或正在付出的代價,那就不是一十成熟的民族和國家。
兮兮兮,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兮!遠遠的曆史長河邊,一個叫苟子的人在朗讀他的《無論》。
粱言順接過先哲的話,回應道天蒼蒼,地茫茫,現代化文明古國的發展車輪勢不可擋。強本自有節用之論。天不能贅也不會貧,重要的是耍覓出不貧之遭。
集言順在完成中國經濟增長中的代價損失尋訪後,目光轉向丁如何宴現低代價經濟增長的研究課題上。
照你的理論,我們在創造100元的財富時付出了幾十元的巨大代價,這種發展還有多少意義呢?GDP還有什麼價值呢?有人這樣對粱言順說。
粱盲順不同意這種觀點。中國如果沒有必要的CDP快速增長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會落空。提出代價問題,並不等於GDP就不重要了,更不是要刻意製造人為因素去拖國民經濟快速列車的帕進步伐。其根本點是我們在追求GDP指標的同時,必須考慮經濟增長的代價因素,實現一種人為車的低代竹經濟增長模式。
這樣就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了嗎
低代價經擠增長之於可持續發展,非常必要,但是還不夠。這就是數學上講的必要而不充分。
粱言順的後續研究就是針對這個問題的。
他在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於1999年叉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兩循環三增長理論,縶言順認為,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新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但至今井未形成係統的科學的理論,在可持續發展的標準和實現途徑方麵的研究更不夠。因而他提出:
在發展的前提下,不論整個地球,還是哪個國家,哪個民族,或者哪個地區,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構成危害的基豐條件隻有兩個:一是自然資源的循環使用和循環替代,二是生態環境的循環淨化。至於可持續發展的實現途徑,粱言順概括為三增長模式——經濟低代價增長,自然資源總量和環境容量擴大增長,人口適度的零增長。
理論有時顯得異常枯燥,但理論的價值常常能產生無可比擬的能量。
在不少人片麵追求GDP時,粱言順勇敢地提出了必須重視經濟增長中的代價,而當人們嘴裏說著可持續發展其實又不很明白如何實現這種可持續發展時,他的兩循環三增長理論,使學術界和廣大實踐者眼前為之一亮。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生態學會理事長李文華每當誠起此事,都會喜形於色:兩循環思想,這種在複雜的事物和多種矛盾中,突出主要矛盾的做琺,反映了發明者抓綱帶目的哲學思想在分析可持續發展問題中的具體應用。另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林業大學的馬建章教授認為,粱言順的三增長理論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
l997年,粱言順的《低代價經濟增長論》作為博士論文獲得專家一片好評,井在日後榮獲中共中央黨校1995一1999年優秀學術成果一等奘(經濟學類第一名)。1999年,他的這部學術著作做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卓元教授作序並如此評價:這是一奉具有開創性的學術專著,對推動經濟學界認真研究經濟增長所付出的代價同題,有重要的意義,
蘇星教授從來不輕易對自己學生的研究成果作評價,但這回破例應邀為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一個宏亮的聲音在回蕩:樹立和落實全麵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對於我們更好地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具有重大意義。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這是20多年改革開放實踐的經驗總結,是戰勝非典捷情給我們的重要啟示,也是推進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
那一天,我正在海南,正在海邊,正在一片紅樹林旁。
洶湧撤藹的大海波辨,掛滿瓜果、飄揚稻香的海岸,在它們中間是一片我早已渴望觀賞的紅料林——它真的太美丁!蒽綠挺拔,盡管奔騰而來的海朝會將它淹馥,但拇水遘去.它依攄生機勃勃,綻敏著獨特的異彩,因為它的根,探探地紮在生養它的土地之中它以自己牲有的質地和能力,使夫簿和陸地和睹共存,亙古永生。
我終於明白,粱言順為什幺總把自己的低代價增長理論與紅樹林連在一起,井如此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