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文化旅遊創意產業展示寧波城市形象
文化創意產業是最能體現“長尾”效應的產業,而以城市形象塑造和建設為內容的文化創意產業,其產業鏈的延伸文章大有做頭。從產業的角度說,展示城市形象最直接的目的是更好地發展和帶動城市旅遊業,城市形象影響力提升則能加速提升城市旅遊業的吸引力和關注度。寧波作為國家優秀旅遊城市,雖然在旅遊產品開發、旅遊服務業諸方麵有較好的基礎,但拓展空間還是很大。特別是應該通過城市形象文化創意產業對旅遊業的浸潤,激發出更強的魅力、更新的活力和更具特色的吸引力。
(一)高鐵提升城市新形象推旅遊新創意
隨著杭甬高鐵的開通,高鐵時代已經到來,它將極大地改變現有的旅遊空間結構,加速城際旅遊市場的同城化、區域化和一體化。
由於高鐵具有運量大、密度高、通達性強,公交化運營便捷、減少過夜、節省花費等優勢,能像磁石一樣產生強大的“聚客效應”,所以,未來的遊客將更多地選擇高鐵出行。寧波與杭州自不用說,寧波與上海、南京等主要客源地城市也將形成“2小時旅遊圈”,作為長三角南翼中心城市也就有望成為遊客常來常往的休憩地和新的旅遊目的地。
而且,與杭州的湖光山色、蘇州的江南園林、南京的古城風韻相比,寧波的海洋文化與上海的海洋文化有著更深的淵源。
因此,從城市文化的認同、趨同到旅遊業的“同城”、“融城”都將有巨大的互利性和相互吸引的拓展空間。所以,進一步打好城市形象文化牌、親情牌,開拓寧波新型的城市形象文化創意旅遊業,形成寧波城市形象文化創意旅遊產業鏈大有可為。
(二)以海洋文化為主的海洋文化創意旅遊
隨著象山港跨海大橋的建成通車,上海到寧波(象山)將形成“兩小時海洋旅遊圈”,重點可打造濱海度假、郵輪遊艇、海上運動、海島旅遊和海洋文化觀賞及海洋文化創意旅遊紀念品的產品開發等係列旅遊項目,培育吸引上海及長三角其他城市的富有文化創意的吸引物。
(三)開發文化創意旅遊業做好文章
有專家提出,高鐵時代縮短了“旅”的時間,延長了“遊”的時間,如何讓遊客在旅行中慢慢品味寧波城市文化,做好“慢遊”的文章,將成為寧波旅遊發展的最大挑戰。同時,高鐵時代也為沿線城市文化創意資源的交流和集聚提供了可能,文化創意產業的市場範圍也將進一步擴大。因此,寧波要力爭整理、挖掘、發現自己更有差異性、更有賣點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出更富有文化創意的旅遊商品,在產品、服務、活動上體現出寧波城市的特色,吸引遊客來了想再來,能再來,重複來。
(四)重新設計寧波旅遊形象,並加以推廣
寧波已在央視推出《香約寧波》旅遊的形象廣告片,可加大對高鐵沿線主要城市的廣告宣傳投放力度,並從展示寧波城市新形象的角度,提煉出更具吸引力的視覺效果,將寧波旅遊城市形象從一般觀光型到能夠深入體驗型,展示寧波城市新魅力。
(五)培育文化創意旅遊新業態
積極培育適應高鐵時代市場旅遊新業態,如高鐵時代將使沿線旅遊轉化為板塊旅遊,從景區景點等產品建設過渡到目的地建設。這就要求我們對傳統的旅遊業態進行調整提升,同時要積極培育適合高鐵市場的旅遊新業態。在都市遊憩圈內要加快培育能夠延長遊客逗留時間,延伸文化消費的“城市文化綜合體”,並積極發展會議、會展、會獎型目的地飯店集群。在海濱、湖泊、山地等郊野地區,要引導發展主題旅遊、海洋休閑旅遊、體育旅遊、養生旅遊等特色產品。加快布局建設騎友、驢友驛站,自駕遊營地、青年旅館、鄉村客棧等新型住宿,使城市形象文化創意產業鏈之旅遊業的鏈條不斷拉長。
二、豐富書藏古今文化創意產業鏈提升城市形象品質
寧波的“天一閣”被認為是“我國乃至亞洲存在最久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世界範圍內位居第三的藏書曆史連續未斷的三大藏書樓之一”,有著豐富的館藏文化和曆史內涵。從塑造寧波“書藏古今”的城市形象特質的角度來審視,具有開拓文化創意產業的巨大空間和現實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