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蕭門慘案 逍遙內亂(1 / 2)

日暮西山,殘陽斜照,雲彩為夕陽映染,閃著奪目的紅色,殘陽照耀之下,一條蜿蜒曲折的古道連綿不絕。古道經久未用,已長滿了雜草,秋風一吹,雜草枯黃,竟無半點生氣。

一陣“嘚嘚”馬蹄響聲,卻是奔馳著二十來匹駿馬,馬的顏色各異,馬背上卻是清一色的黑衣人。這些黑衣人身上背著各式各樣的兵器,倒像是江湖上盛傳的“十八神騎”。所謂十八神騎便是十八個江洋大盜,他們武藝高強,而且兵器各異,可謂是十八般兵器齊全。

十八神騎沿著古道疾馳著,馬蹄帶起枯草竟飛揚到兩尺高。古道的左側有一片森林,森林中伸出一條小路與古道相接。十八神騎沿著小路穿進森林,馬蹄咋響,驚起歸巢的鳥兒,竟一時喧鬧起來。因是秋天,倒還看見些日光。約莫一炷香功夫便見小路當頭現出些田地來。這片約兩百畝的田地中間是一座三十戶的村莊。

村落中雞鳴狗吠,村民聽得動靜便都在村口觀望,見是十八個騎著駿馬,手持凶器的黑衣人時,大多數人向家中跑去。也還有被驚住的。

十八般武藝此刻各顯神通,長兵縱橫千裏,短兵血濺四方。利器,削骨割肉,鈍器,碎腦捶胸。一時間村落遍布屍骨,雞犬被馬蹄踐踏無數,三十餘戶瞬間化作虛無。

十八人殺得正起,卻見有人影向林中竄去。手持長戟者大叫道:“老五、老七去林子裏查看,剛才好像有個小鬼躲進了林子。其餘人再檢查一遍,看看有沒有漏下活口。”

十八個黑衣人翻身下馬,拿長棍的和用雙鉤的去了林子裏,其餘十六人便在屋裏屋外搜查。天漸漸暗了,那二人搜了一陣出來道:“沒找到那小子。”

用長戟的歎了口氣道:“算了,一個小鬼壞不了事,何況蕭遠昭也不知道是咱們幹的。”

且不提“十八神騎”沿著古道返回,如今道這“十八神騎”口中的蕭遠昭。蕭遠昭是何許人也?提起蕭遠昭的大名,江湖上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逍遙閣七老之一,人稱“聖水劍聖”。

事發之日,蕭遠昭正端坐在“龍祥客棧”上房內,隻見他頭上隨意綰著發髻將頂上頭發束住,餘下盡數垂在身後,雙眉濃厚,前額寬闊,頷下髭須長有尺餘。此刻右手捧著一本書,左手撫摸著桌上的茶杯,桌子邊靠放著一柄寶劍。但看劍鞘就知此劍非比尋常。

蕭遠昭正看著書,聽得樓梯處“蹬蹬”作響,不一會兒,房門便被“吱”的一聲推開。蕭遠昭正要發作,卻見來人撲的跪在地上,看時那人身穿紫金色錦袍分明在胸前用紅色繡著“逍遙”二字。這穿著卻有講究,隻有逍遙閣內掌閣與長老的入室弟子才可穿戴。江湖中人多不敢招惹。那人跪在地上道:“師父,三師伯請您回去議事。”

蕭遠昭略望了一眼弟子道:“何事如此慌張,你沒告訴譚師兄我在此處等我義弟嗎?”

那弟子不敢起身回道:“三師伯隻帶了一句話‘門戶有變’。”

饒是蕭遠昭如此平靜,聽得“門戶有變”四字,卻驚得站起,立即合上書本,左手順勢提起寶劍,疾步出去,隻留下一句:“你且替我在此處候我義弟,結算房錢。”

這逍遙閣本是三百年前逍遙散仙李若水修建在淮河北岸的樓閣,卻在李若水百年之後被其弟子趙正宇以之為名建下門派,並尊李若水為第一代掌閣。發展至今逍遙閣已是武林第一門派。“逍遙閣十三劍聖”的威名更是在江湖上廣為讚頌。雖然如今隻餘下七位劍聖,卻都已是江湖上的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