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一位政府高級官員的演講把美國參議院調查委員會弄得坐立不安,如墜霧裏。此人就像我前麵提到過的某些演講者一樣,在演講的時候不停地手舞足蹈,然而所講的內容卻根本沒有表達清楚,甚至含糊不清、毫無重點。整個委員會的困惑隨著他的演講的持續逐漸加深。最後,一位來自北卡羅萊納州的參議員小撒姆爾·詹姆斯·厄文,抓住了這個機會,說了幾句精彩絕倫的比喻。
他說,這位官員的演講讓他想起了家鄉的一個男人。這個男人通知律師,說要把他那位長相端莊、廚藝一流而且是個模範母親的妻子休掉。
“這樣優秀的妻子為什麼還要休掉她呢?”律師問道。
“因為她總是沒完沒了地說個不停。”這個男人回答道。
“她都說些什麼呢?”律師又問道。
“就是這個讓我討厭啊!”男人無奈地回答,“因為她從來沒有把自己要說的話說清楚過。”
許許多多的演講者,都有這個讓人討厭的缺點。聽眾們根本不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麼,他們也從來沒有說清楚過,也從來沒有把自己的意思講明白過。
我們每天都要麵對許多說明性的談話。比如,提出說明或指示;提出解釋和報告。每個星期在各地舉行的種類繁多的演講中,說明性演講僅次於說服性演講。打動聽眾采取行動的能力,其實也就是清楚表達思想的能力。美國工業巨子之一歐文·楊,他也明確地強調了清晰的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當一個人增強了使他人了解自己的能力時,他也隨之拓展了自己的作用。在我們這個共同合作的社會裏,即使是最簡單的事情,也必須依賴於人們的彼此協助,所以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互了解。語言是最主要的傳遞溝通的媒介,我們必須學會使用它,不是粗略地學會,而是精準地學會。”
羅德威·威根斯坦說:“凡是可以想到的事情都是可以清楚地思考的;凡是可以說出來的事情,也都是可以清楚地表達出來的。”以下的幾類方法,便可以讓你清晰、精確地使用語言,讓聽眾清楚、明確地了解你。
縮小演講題材的範圍
威廉·詹姆斯教授曾經明確地指出:一個人在一次演講中隻能針對一個要點進行表述。他這裏所說的演講是指那種時間限定為一個小時的演講。而我卻在一個為時三分鍾的演講中,聽到一位演講者一開始就說他想談十一個要點。平均員遠援緣秒就要說明一個要點!怎麼會有如此“聰明”的人,居然想做如此荒謬的事情。真是讓人不可思議!當然,這隻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但是他所選擇的方式,就像一位導遊,帶著一大群遊客,要在一天之內看完巴黎所有景點的風光,這是根本辦不到的事情。這也可以像在三十分鍾之內看完美國國家曆史博物館一樣,根本不記得自己看到了什麼。因此,他所作的這種演講,隻能讓他像一隻敏捷的山羊,飛快地從這一點跳到那一點。
就以勞工聯盟作為演講題目吧。在三至六分鍾之內,你是根本無法告知聽眾關於這個組織成立的原因,它所采用的方法,它的建樹和缺失,以及它是怎樣解決工業爭端的一係列問題的。如果你一定要堅持這麼做,那麼隻會讓聽眾對你所說的毫無印象。它隻會成為一片混亂、含糊以及過於簡單的演講大綱。
何不選擇一種明智的做法呢?隻談它的一個方麵,並且非常詳細地去講述它。這樣的演講雖給聽眾留下了一個單一的印象,但它透徹易懂,很容易使聽眾們記住。
但是,如果你要談論的內容真的很多,那我建議你至少在每個內容結束的部分做一個簡單扼要的總結。
有一天早晨,我去拜訪一家公司的總經理,卻愕然發現他的辦公室門口掛著一個陌生的名字。這家公司的人事部長是我的老朋友,於是我去問他,總經理為什麼換成了別人?他說:“他的名字害苦了他啊!”
“他的名字?”我很茫然,“他不是控製這家公司的董事之一嗎?”
“我所指的是他的綽號,”這位朋友解釋道:“他的綽號叫‘他現在在哪裏?’同事們都叫他‘他現在在哪裏·瓊斯’。因為他從來不肯花一丁點心思去了解整個公司的業務概況,隻是這裏躥一下,那裏躥一下,毫無目的地打發漫漫長日。在他看來,看到船運部門的職員關掉一盞燈,或見到速記員拾起一張紙,比他研究一樁大買賣更為重要。他很少安心地坐在辦公室裏,所以我們稱呼他‘他現在在哪裏’。沒過多久,董事們便決定換另一個人來取代他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