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混賬禦史(2 / 3)

而其他重臣神色凝重,每個人都非常憂愁,這一句胡言亂語,真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齊源本來就已經是當朝首輔,如果讓皇帝小兒拜他為師,就等於讓齊源晉升成了太師,從今以後,整個朝局可都要把持在齊源手裏了。每個人心裏都默念著一句話:後宮幹政,外戚專權,天下禍亂之源。

對此,老佛爺心裏也著實高興,這才不追求秦雲剛才的過失,轉頭問周承,問道:“陛下,你覺得如何?”

這時,周承才漸漸站起來,整個人臉上毫無表情,從榻上下來,一直走到眾大臣跟前,淡淡的看著眾人,沒有說一句話。過了半晌,他才微微轉身對老佛爺說道:“奶奶,孫兒以為,朝政方麵,有奶奶和齊源、趙思,還有眾位的大臣的齊心戮力,一定可以治理好。而首輔齊源學究天人,尤其是內修國政,外治番夷,更是其他臣工望塵莫及。但治國之道,不可一蹴而就,不如就讓孫兒先跟趙思大人學習詩書禮樂,以修養身心。”

說完之後,不等老佛爺反對,周承竟然直接對趙思跪下,恭敬的說道:“老師在上,請受周承一拜!”

撲通!趙思嚇得立即跪倒在地,兩眼閃爍著淚花,說道:“陛下,快快請起,老臣何德何能,豈敢受陛下這一拜呀?”

周承立即說道:“老師不要推脫了,以後在詩書禮樂、人生處世方麵,還請老師多多教誨。”說完之後,這才從地上站起來。

“陛下!”老佛爺氣得兩眼冒火,說道:“你身為九五之尊,豈能拜一個外人為師?沒有經過我的允許,不準!”

周承反而和顏悅色的說道:“奶奶,朕,身為九五之尊,就是一言九鼎,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已經無從更改。”

秦雲心裏非常清楚,拜師隻是一個形式而已,最重要的是為自己配置勢力。周承拜趙思為師,等於將趙思和自己綁在一根繩子上,作為老師,肯定要設身處地為自己的學生著想。這隻是一方麵而已,最重要的是引起齊源的妒忌,讓他們之間的鬥爭,從暗地裏使絆子,上升到白熱化的階段,而這一點,是他們早就定計好的。

此時的齊源也非常配合,眼看自己的太師尊號就要到手了,卻被趙思橫插一腳,雖然不是他的本意,但齊源也隻能遷怒於趙思。秦雲斜著眼睛仔細一看,齊源氣得雙眼怒睜,神色有些憤岔不平,隻是不好意思當著眾人的麵太過流露而已。

見形式已經無可挽回,老佛爺非常惱怒,立即說道:“傳,哀家旨意,冊封齊過為吳王!”

“啊!”所有朝臣們立即大吃一驚,紛紛抬頭正眼看著老佛爺,因為,這一舉動太不尋常了,隻是沒有人敢當麵頂撞而已。不過,所有人都已經清楚,為什麼吳王會被削去爵位,原來這一切都是預謀好的,以便將齊氏宗族之人,安**朝廷,培植他們齊氏一脈的勢力。

就算奸猾如秦雲,睿智如李林士,深沉如楚運成,都沒有料到竟然還有這麼一手,隻是這些人位卑職小,根本就無力反駁。

過了好久,趙思才微微站起來,恭敬的說道:“老佛爺,請容微臣提幾個問題!”

老佛爺雖然蠻狠,但也不敢當中反駁首輔大臣,太師趙思的意見,隻好無奈的說道:“趙太師有話但說無妨。”

趙思微微歎了口氣道:“將齊過冊封為吳王,微臣不反對。微臣隻想問問,齊過對於國家,可有功否?”

老佛爺淡淡道:“目前雖然沒有功勞,但日後肯定會建功立業。”

趙思又問道:“齊過之才,可以輔佐君王否?”

老佛爺顯得有些氣憤,但她卻隻能隱忍不發,隻好再次歎口氣道:“雖然無才輔佐君王,卻有能力治理地方。”

趙思又接著問道:“齊過之品德,可壓服眾朝臣否?”

老佛爺已經有些氣餒,淡淡說道:“品德在於後天修行,不在於先天。難道你趙思的才能,是從娘胎裏帶來的嗎?”

對於老佛爺幾乎無理般的反問,趙思沒有正麵回答,再次接著說道:“以微臣之見,齊過冊封吳王,此舉不妥。一不能使重臣心服,二沒有蓋世之功,還有最為關鍵的一條。”

老佛爺的忍耐幾乎到了極限,她極力壓下所有的怒氣,問道:“說?”雖然隻有一個字,但她咬字非常重。大殿之內,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怒氣,她隻是再尋找一個發泄點而已。

趙思恭敬的說道:“正如秦大人所言,於祖製不合。自太祖爺立國以來,異姓不得封王,這是鐵定的規律,無從更改!”

聽後,其他人立即鬆了一口氣,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如果老佛爺執意冊封自己的外孫為王,那就等同於篡逆謀反。

而秦雲幾乎快要昏厥過去,又是一句正如秦大人所言,他恨不得立即跳出去,將趙思暴打一頓,那個死老頭兒,說來說去,還是將屎盆子扣在他頭上。同時也意識到,這幫文臣,各個兒都奸詐狡猾,自己絕對不吃一點兒虧,說來說去,都是在算計別人。不過,他也要慶幸,自己到現在沒有露出什麼馬腳,就算死老太太想拿他出氣,也沒有合理的借口。

“又是這個秦雲!”老佛爺和齊高升兩人,幾乎同時心裏默默地念叨著,從此,監察禦史秦雲的名號便榜上有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