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主要作物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5(1 / 3)

23.茄二十八星瓢蟲

(1)發生特點

茄二十八星瓢蟲危害茄科、葫蘆科蔬菜等,以茄子為主。分布河南、陝西及華東、華中、華南和西南等地,以長江流域及以南危害較重。在江蘇一年發生4~5代,各代幼蟲盛發期為:1代5月下旬;2代6月下旬~7月上旬;3代7月下旬~8月上旬;4代8月中下旬。幼蟲初為淡黃色,後為白色,中部膨大,背麵隆起,體側多為白色枝刺,形如毛蟲。成蟲為半球形,兩翅有大小不等的近圓形黑斑28個。幼蟲和成蟲均取食危害葉片、花、嫩莖、嫩果,取食葉片後僅剩上表皮,造成不規則的透明凹斑,嚴重時僅剩殘莖。果實被害後變硬、苦澀。此蟲生長最適溫度為25~28℃,相對濕度為80%~85%。成蟲晝夜取食,有假死性。幼蟲群聚取食,有自殘性。一般長江流域7~9月危害較重。

(2)防治

防治適期是卵孵盛期至2齡幼蟲期。用2.5%氟氯氰菊酯乳油15~20毫升/畝、80%敵敵畏乳油40~50毫升/畝、50%辛硫磷乳油40~50毫升/畝、2.5%溴氰菊酯乳油10~15毫升/畝、48%毒死蜱乳油40~50毫升/畝兌水40~50千克常規噴霧。

24.煙青蟲

(1)發生特點

煙青蟲為多食性害蟲,能危害青椒、番茄、南瓜、黃秋葵、煙草、棉花、甘薯、花生、玉米等作物,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在江蘇年發生4~5代,世代重疊現象嚴重,長江流域以2~4代為主害代。各代發生期:1代5月下旬~6月下旬;2代6月下旬~7月中旬;3代7月中下旬~8月中旬;4代8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5代9月下旬~10月中旬。煙青蟲幼蟲蛀食蕾、花、果,也危害嫩莖、葉、芽。果實被蛀引起腐爛而大量脫落。

(2)防治

在1齡幼蟲高峰期,用10%蟲蟎腈懸浮劑20~25毫升/畝、5%蟲酰肼懸浮劑15~20毫升/畝、2.5%氟氯氰菊酯乳油15~20毫升/畝、5%定蟲隆乳油15~20毫升/畝、52.5%農地樂乳油40~50毫升/畝兌水40~50千克常規噴霧。重點噴灑植株中上部的嫩枝、嫩葉和花蕾。

25.菜蚜類

(1)發生特點

主要有桃蚜和蘿卜蚜。桃蚜主要危害辣椒、茄子、番茄、馬鈴薯、菠菜、瓜類及甘藍、白菜等蔬菜;蘿卜蚜主要危害白菜、甘藍、蘿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桃蚜和蘿卜蚜在江蘇年發生20~30代,以成蚜、若蚜在菜葉上刺吸汁液,造成葉片卷縮變形,植株生長不良,影響包心;危害留種植株的嫩莖、嫩葉、花梗和嫩莢,使花梗扭曲畸形,不能正常抽薹、開花、結實。此外,蚜蟲可傳播多種病毒病,造成的危害遠大蚜蟲本身。春、秋季發生量大,夏、冬季發生少。

(2)防治

當蔬菜有蚜株率達10%~15%時,或平均每株有蚜10頭以上即可用藥防治。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20克/畝、2.5%氟氯氰菊酯乳油15~20毫升/畝、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20克/畝、0.5%苦參堿水劑80~100毫升/畝兌水40~50千克常規噴霧。也可用80%敵敵畏乳油40~50毫升/畝滴加在煙熏劑上,傍晚前將棚密閉後進行熏煙。

26.煙粉虱

(1)發生特點

煙粉虱是一種多化性、多食性害蟲,危害多達500多種植物。在江蘇,主要集中在茄科、葫蘆科、豆科、十字花科、菊科和大戟科等多種闊葉蔬菜、果樹、花卉、園林植物、經濟植物上危害。煙粉虱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一年發生11~15代,在江蘇的日光溫室中可以越冬,但露地不能越冬。

煙粉虱成蟲和若蟲吸食植物汁液,被害葉片褪綠、變黃、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此外還引起煤汙病發生。

煙粉虱成蟲淡黃色,翅覆蓋白色蠟粉,無斑點。成蟲具喜光性。

(2)防治

可用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30~50克/畝、5%氟蟲腈懸浮劑25~35毫升/畝、1.8%阿維菌素乳油20~25毫升/畝、48%毒死蜱乳油40~50毫升/畝、80%敵敵畏乳油40~50毫升/畝兌水40~50千克常規噴霧。要注意藥劑輪換使用。在煙粉虱發生的核心區域,由外向內圍殲,對區域內的所有作物和雜草進行全麵防治,遏製其擴散勢頭。

27.白粉虱

(1)發生特點

白粉虱又稱溫室白粉虱,寄主十分廣泛,受害最重的是溫室、大棚及露地的黃瓜、菜豆、茄子、番茄、青椒等蔬菜。危害瓜類、茄科類、十字花科等蔬菜。成蟲淡黃色,體長1~1.5毫米,翅麵覆蓋白色蠟粉,停息時雙翅在體上合成屋脊狀。若蟲更小,淡綠色或黃綠色,足和觸角均退化,緊貼葉片上營固著生活。成蟲和若蟲吸食植物汁液,被害葉片褪綠、變黃、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此外還引起煤汙病發生。在北方溫室中一年發生10代,但在室外不能越冬,冬季溫室作物上的白粉虱是露地春季蔬菜上的蟲源。

(2)防治

白粉虱防治指標是黃瓜、番茄等作物上每葉有蟲10頭或每株有蟲200~400頭。選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5~10克/畝、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30~50克/畝兌水40~50千克常規噴霧,適合蟲量較低時早期施藥,必須連續幾次施藥才能控製危害。當蟲量較大時,用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30克+2.5%聯苯菊酯乳油10毫升/畝、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25克+2.5%氟氯氰菊酯乳油20毫升/畝兌水40~50千克常規噴霧,連續噴1~2次。

28.菜粉蝶

(1)發生特點

幼蟲稱菜青蟲,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是菜區主要害蟲。菜粉蝶在江蘇一年發生7~8代,世代重疊。常年1代在4月上旬~5月中旬發生;2代在5月上旬~6月中旬發生,發生量大,危害重;4代在7月下旬~8月發生,發生輕;5代在8月中旬~8月下旬發生,種群數量又開始回升;6代在9月下旬~10月中旬發生,為全年第2個發生危99害高峰;7~8代在10月~11月發生。菜粉蝶成蟲為白色或黃色,有1~2個黑斑;幼蟲青綠色。低齡幼蟲僅在葉背麵取食,3齡後食量劇增,危害嚴重時僅留葉脈。蟲糞汙染葉、花球,降低蔬菜的商品價值。

(2)防治

菜青蟲防治適期是在成蟲產卵高峰後1周或2齡幼蟲高峰期。用2.5%氟氯氰菊酯乳油20~25毫升/畝、2.5%溴氰菊酯乳油20~25毫升/畝、50%辛硫磷乳油20~25毫升/畝、5%氟蟲腈懸浮劑20毫升/畝、5%氟蟲脲乳油10~15毫升/畝、5%定蟲隆乳油20毫升/畝、80%敵百蟲50克/畝兌水40~50千克常規噴霧。